[发明专利]一种多入多出腔体输出多工器及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10133.7 | 申请日: | 2022-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130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夏亚峰;周颖;许飞;李世康;张恒;王佳;董坤坤;郭洪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P1/207 | 分类号: | H01P1/207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贾文婷 |
地址: | 710100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入多出腔体 输出 多工器 设计 方法 | ||
1.一种多入多出腔体输出多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多工器腔体,每个多工器腔体均包括多分支波导(111)、与多分支波导(111)耦合的多个通道滤波器(112),多分支波导(111)设有输入端口(7);
不同多工器腔体的通道滤波器(112)侧面并靠在一起,不同多工器腔体的需要合路的通道滤波器(112)相对,且相对的需要合路的通道滤波器(112)的输出端口连接同一合路器;
所述通道滤波器(112)包括多个谐振腔体,谐振腔体为带倒角的方形谐振腔体或圆形谐振腔体,谐振腔体间产生耦合窗;
多工器腔体个数为2~5个,从每个通道滤波器的输出端口输出的信号为2~16路,每个所述多工器腔体包含的通道滤波器个数为2~10个;每个合路器连通2~4路的通道滤波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入多出腔体输出多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工器腔体与合路器之间设有相位垫片(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入多出腔体输出多工器,其特征在于:不同所述多工器腔体的输入信号为互不相关的宽带信号,输入信号频率有交叠或各不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入多出腔体输出多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分支波导(111)内设有补偿柱(5),补偿柱(5)位于多分支波导(111)正对于通道滤波器(112)谐振腔体的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入多出腔体输出多工器,其特征在于:相并靠的两个所述多工器腔体分别位于一个结构件的正面和反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入多出腔体输出多工器,其特征在于:一端耦合所述多分支波导(111)、一端连接合路器的通道滤波器(112)的输入耦合量与输出耦合量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入多出腔体输出多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滤波器(112)两端口的谐振腔室进行反向失谐,通道滤波器(112)一端的谐振腔室的频率高于通道滤波器(112)的中心频率,通道滤波器(112)另一端的谐振腔室的频率低于通道滤波器(112)的中心频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入多出腔体输出多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滤波器(112)两端的谐振腔室的频率低于或高出通道滤波器(112)中心频率的量为变化值,变化值为通道滤波器(112)带宽的30~70%;各路所述通道滤波器(112)的中心频率为3GHz~50GHz。
9.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种多入多出腔体输出多工器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通道滤波器的耦合矩阵的输入耦合量等于输出耦合量,并结合滤波器综合方法,获得通道滤波器的输入和输出耦合矩阵;
S2:结合通道滤波器的输入和输出耦合矩阵、通过特征模求解器计算得到通道滤波器的中心频率,根据通道滤波器的中心频率、结合通道滤波器的带宽,对通道滤波器两端口的谐振腔室进行反向失谐,获得通道滤波器两端口的谐振腔的频率;
S3:由本征模求解方式得到通道滤波器的谐振腔体之间的腔间耦合窗,在仿真软件HFSS中建立具有该腔间耦合窗的两腔的模型,通过特征模求解器计算出两腔之间的耦合量,两腔之间的耦合量等于耦合系数与设计带宽的乘积,即:Coup=Mij×Bw,Mij为通道滤波器的耦合矩阵第i行第j列的耦合系数;Bw为设计带宽;Coup为两腔之间的耦合量;
利用对应耦合矩阵计算获得通道滤波器的输入输出耦合窗口,调整耦合窗大小,使仿真的群时延与耦合矩阵计算出的群时延相等,得出滤波器的输入输出窗口耦合窗口尺寸;
S4:根据步骤S1-S3的计算结果,对通道滤波器进行整体仿真,根据仿真结果,设计多工器的具体结构;
S5:根据仿真结果,设计出腔体滤波器的物理尺寸,多工器的盖板装在结构件上形成多工器腔体,多工器腔体上设有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1013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