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冠状病毒RBD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08788.0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25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胡超;王应明;韩晓建;高凤霞;申美莹;李罗;金艾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冯玉林 |
主分类号: | C07K16/10 | 分类号: | C07K16/10 |
代理公司: | 重庆西南华渝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0270 | 代理人: | 郭桂林 |
地址: | 400016***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冠状病毒 rbd 特异性 单克隆抗体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单克隆抗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新型冠状病毒RBD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以及上述新型冠状病毒RBD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应用。本发明对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疾病的预防、临床治疗和诊断试剂的研发均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单克隆抗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新型冠状病毒RBD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和应用。
背景技术
抗体是由四条多肽链组成的免疫球蛋白分子,四条多肽链包括两条重链(H链)和两条轻链(L链)。H链由重链可变区(VH)和重链恒定区组成,重链恒定区由三个区CH1、CH2和CH3组成。L链由L链可变区(VL)和轻链恒定区组成,轻链恒定区由CL区组成。VH和VL可进一步分成称为互补决定区(CDRs)的高变区和称为构架区(FR)交替分布的保守区。
目前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具有四种主要的结构蛋白,分别为刺突蛋白(S蛋白)、核衣壳蛋白(N蛋白)、膜蛋白(M蛋白)和包膜蛋白(E蛋白),其中S蛋白有两个亚基:S1和S2,受体结合位点(RBD)位于S1亚基上,其主要功能是识别宿主细胞表面受体,介导与宿主细胞的融合。
申请公开号为CN111303280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高中和活性抗SARS-CoV-2全人源单克隆抗体,上述专利提供的是识别区域为S1非RBD区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但是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入侵宿主细胞是通过RBD与宿主细胞的ACE2结合,所以上述专利获得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对病毒的阻断效果有限,并且上述专利是通过标记浆细胞而获得抗体cDNA,但是与浆细胞相比,是记忆B细胞活化后迅速做出反应,所以记忆B细胞能够引发比初次反应更快,也更强烈的体液免疫反应,而浆细胞所引发的体液免疫反应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RBD,并且能够引发更强烈体液免疫反应的新型冠状病毒RBD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和应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新型冠状病毒RBD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具体的,抗体的重链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轻链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单抗1-CQTS091)。重链氨基酸序列还可如SEQ ID NO:3所示;轻链氨基酸序列还可如SEQ ID NO:4所示(单抗2-CQTS092)。重链氨基酸序列还可如SEQ ID NO:5所示;轻链氨基酸序列还可如SEQ ID NO:6所示(单抗4-CQTS094)。重链氨基酸序列还可如SEQ ID NO:7所示;轻链氨基酸序列还可如SEQ ID NO:8所示(单抗5-CQTS097)。重链氨基酸序列还可如SEQ ID NO:9所示;轻链氨基酸序列还可如SEQ ID NO:10所示(单抗6-CQTS098)。重链氨基酸序列还可如SEQID NO:11所示;轻链氨基酸序列还可如SEQ ID NO:12所示(单抗7-CQTS099)。重链氨基酸序列还可如SEQ ID NO:13所示;轻链氨基酸序列还可如SEQ ID NO:14所示(单抗8-CQTS100)。重链氨基酸序列还可如SEQ ID NO:15所示;轻链氨基酸序列还可如SEQ ID NO:16所示(单抗9-CQTS101)。重链氨基酸序列还可如SEQ ID NO:17所示;轻链氨基酸序列还可如SEQ IDNO:18所示(单抗10-CQTS102)。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新型冠状病毒RBD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在制备检测或诊断SARS-CoV-2试剂或疫苗或药物中的应用,其中药物包括新型冠状病毒RBD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稀释剂或载体;还提供了编码上述新型冠状病毒RBD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核酸分子;还提供了含有上述核酸分子的表达盒、重组载体、重组菌或转基因细胞系;还提供了上述表达盒、重组载体、重组菌或转基因细胞系在制备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产品,包括上述新型冠状病毒RBD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产品用途如下(b1)-(b4)中的任一种:(b1)结合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b2)检测结合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b3)结合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S蛋白;(b4)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S蛋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冯玉林,未经重庆医科大学;冯玉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087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