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自动清洁的静音吸氧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906734.0 | 申请日: | 2022-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77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 发明(设计)人: | 杨雪梅;李清宇;王波;贾清建;卓玉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
| 主分类号: | A61M16/16 | 分类号: | A61M16/16;A61M16/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周维锋 |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清洁 静音 吸氧 装置 | ||
1.一种可自动清洁的静音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三接口湿化瓶,通过进气接口连接供氧装置,通过出气接口连接吸氧管,通过清洁接口连接自动清洁装置;三接口湿化瓶内设置有通气管、水位传感器、静音层;所述通气管通过所述进气接口与所述供氧装置连接,所述水位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三接口湿化瓶内的水位高度;所述静音层铺在所述三接口湿化瓶内的水面上,所述静音层用于防止氧气冒出水面后产生气泡破裂的声音;
自动清洁装置,设置有柔性管,所述柔性管与蠕动泵物理连接,所述蠕动泵分别与液体切换开关和启停控制器电连接;在所述液体切换开关的控制下,所述柔性管通过所述蠕动泵与废水箱的废水管、清洁水箱的清洁水管或净水箱的净水管中的任一种物理连通;所述柔性管在蠕动泵的驱动下,进行抽水操作和搅动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音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接口湿化瓶的外表面设置有最高水位警戒线和最低水位警戒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音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接口湿化瓶的内壁连接有曲型结构,所述曲型结构与瓶内壁形成闭合空间,所述闭合空间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柔性管的横截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音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音层为海绵层或泡沫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音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管的材料为软钢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静音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蠕动泵设置有搅动电机,所述启停控制器控制所述蠕动泵开启后,所述柔性管在所述搅动电机的驱动下对三接口湿化瓶内的液体进行搅动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音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音吸氧装置还包括:
流量计,连接在所述三接口湿化瓶的上端,所述流量计用于测量每分钟氧气的流出量;
透明保护罩,设置在所述流量计的外层,所述透明保护罩用于防止流量计被损坏和污染;
流量调节钮,用于调节每分钟氧气的流出量;
氧气压力表,用于监测供氧装置提供的氧气压力值;
减压器,用于降低供氧装置提供的氧气压力值;
安全阀,用于在氧气压力值到达预设警戒值的情况下,关闭供氧装置与氧气接口之间的连通。
8.一种静音吸氧装置的自动清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自动清洁装置与三接口湿化瓶的清洁接口处于连接状态的情况下,通过启停控制器控制蠕动泵开启后,柔性管通过清洁接口伸入三接口湿化瓶;
通过蠕动泵进行清洁准备工作;所述清洁准备工作包括将三接口湿化瓶内的废水抽入废水箱中;
通过蠕动泵进行首次清洁工作;所述清洁工作包括将清洁水箱内的清洁水抽入三接口湿化瓶内,在清洁水在三接口湿化瓶中静置第一预设时间段后,蠕动泵驱动柔性管搅动第二预设时间段;
通过蠕动泵进行再次清洁工作;再次清洁工作包括将三接口湿化瓶内的废水抽入废水箱中后,将净水箱中的净水抽入三接口湿化瓶,蠕动泵驱动柔性管搅动第三预设时间段后,再将三接口湿化瓶内的废水通过柔性管和废水管抽入废水箱中;
通过蠕动泵进行吸氧准备工作;所述吸氧准备工作包括将净水箱中的净水抽入三接口湿化瓶;通过启停控制器控制蠕动泵停止后,柔性管自动收回自动清洁装置。
9.一种吸氧监测系统,基于权利要求7所述的静音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被配置为实时获取静音吸氧装置的监测数据,所述监测数据包括水位监测数据、每分钟氧气的流出量、氧气压力值;
预警模块,被配置为在监测数据处于预设警戒范围的情况下,进行预警;
数据显示模块,被配置为根据监测数据生成折线图,通过显示屏对折线图进行显示,并用红色字体显示处于预设警戒范围的监测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清洁监测模型,被配置为记录三接口湿化瓶的清洁时间,并每隔第四预设时间段进行清洁提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0673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