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立发动机内机匣铸件机加基准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02431.1 | 申请日: | 2022-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38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沈锡钢;王刚;李雨轩;朱崇伟;崔岳峰;司艳丽;薛志博;朱旭晖;滕佰秋;李鹏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C3/00 | 分类号: | B23C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刘传准 |
地址: | 11001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立 发动机 内机匣 铸件 基准 方法 | ||
本申请属于金属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立发动机内机匣铸件机加基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S1、在发动机内机匣铸件的外表面增加两个辅助凸台,两个辅助凸台在发动机内机匣铸件外表面沿周向间隔180°;步骤S2、在每个所述辅助凸台上各自加工一个辅助基准孔,并对所述辅助凸台端面进行加工见光;步骤S3、对发动机内机匣铸件进行三维扫描,依据扫描数据找到最佳拟合状态,确定各辅助基准孔在三个方向的偏差值;步骤S4、通过铣床探头捕捉发动机内机匣铸件点位时,基于所述偏差值对铸件进行调整。本申请受三维扫描数据偏差的影响小,过程受控,精度较高。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金属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立发动机内机匣铸件机加基准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制造水平的提高,航天飞机发动机对铸件的要求也愈加严格,内机匣是飞机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铸件整体由内环、分流环以及12个支板组成,支板间均匀分布数百处装配凸台、窗口等特征,常规采用划线加工法建立铸件机加基准。
划线加工方法周期长、误差大,加工基准后实物特征一致性较差,已不能满足铸件粗加工需求。如何准确高效的建立铸件机加基准,保证铸件加工后各特征状态满足技术要求,减小各阶段的误差累计,是目前内机匣铸件生产中重点关注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建立发动机内机匣铸件机加基准的方法,依据三维扫描数据建立铸件基准,解决了传统划线加工周期长且精度低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建立发动机内机匣铸件机加基准的方法,主要包括:
步骤S1、在发动机内机匣铸件的外表面增加两个辅助凸台,两个辅助凸台在发动机内机匣铸件外表面沿周向间隔180°;
步骤S2、在每个所述辅助凸台上各自加工一个辅助基准孔,并对所述辅助凸台端面进行加工见光;
步骤S3、对发动机内机匣铸件进行三维扫描,依据扫描数据找到最佳拟合状态,确定各辅助基准孔在三个方向的偏差值;
步骤S4、通过铣床探头捕捉发动机内机匣铸件点位时,基于所述偏差值对铸件进行调整。
优选的是,步骤S1中,两个辅助凸台位于沿发动机内机匣铸件轴向方向的同一截面内。
优选的是,步骤S2中,通过机加方式在辅助凸台上加工辅助基准孔。
优选的是,步骤S3中,通过激光扫描仪对发动机内机匣铸件进行三维扫描。
优选的是,步骤S2中,所述辅助凸台上贴有反光定位点。
本申请的关键点在于:
在铸件对应位置增加两处辅助凸台,以机加的方式在每个辅助凸台上分别加工出一个辅助基准孔,并对凸台端面进行加工见光;
结合铸件三维扫描后最佳的拟合数据,获得各辅助基准孔在3个方向的偏差值,通过偏差差值找正铸件。
本申请利用激光扫描仪对铸件进行三维扫描,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依据最佳扫描数据建立铸件基准。加工形成的辅助基准孔形状规则、表面光洁度高,其在各方向的偏差值清晰明了。铣床探头捕捉的点位与三维扫描数据中的点位偏差小,且在进行铸件调整时,各方向使用数据为偏差差值,其受三维扫描数据偏差的影响小,过程受控,精度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建立发动机内机匣铸件机加基准的方法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辅助基准孔示意图。
其中,1-辅助凸台,2-辅助基准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024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