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羽绒服饰保暖性能测试装置及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901256.4 | 申请日: | 2022-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01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 发明(设计)人: | 郭正伟;谢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坎豪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5/18 | 分类号: | G01N25/18;G01N25/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羽绒 服饰 保暖 性能 测试 装置 及其 方法 | ||
一种羽绒服饰保暖性能测试装置及其方法,属于保暖性测试技术领域,为解决在进行测试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进行数据计算,增加了大量的成本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双头电机顺时针转动的时候,通过将待检测的羽绒服穿戴至其中一组的测试机构的外部,另一组的测试机构不穿戴,然后在第一控制组件和第二控制组件的作用下,使得供电组件供电配合电磁加热管对假人主体内部的水进行加热,使其温度控制在36摄氏度左右,由于其中一组的测试机构没有受到羽绒服的保温,所以其第一水腔内部的水温下降速度较快,由于温度始终控制在36摄氏度上下,所以其中电磁加热管所消耗的电能较高,通过比较两组的电能表上所显示使用的电能,可计算出其保温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暖性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羽绒服饰保暖性能测试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羽绒服内充羽绒填料的上衣,外形庞大圆润。羽绒服一般鸭绒量占一半以上,同时可以混杂一些细小的羽毛,将鸭绒清洗干净,经高温消毒,之后填充在衣服中就是羽绒服了,羽绒服保暖性最好,多为寒冷地区的人们穿着,也为极地考察人员所常用。
羽绒服在生产完成后需要对其保暖性进行测试,现有的保暖性检测方式一般通过加热假人的方式进行测试,并且在进行测试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进行数据计算,增加了大量的成本,并且在使用假人在进行测试的时候,由于羽绒服各个部分的鸭绒厚度不同,所以在进行测试的时候各个区域的温度加热不够均衡,进而会影响测试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为此,提出一种羽绒服饰保暖性能测试装置及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羽绒服饰保暖性能测试装置及其方法,解决了背景技术中进行测试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进行数据计算,增加了大量的成本,在进行测试的时候各个区域的温度加热不够均衡,进而会影响测试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羽绒服饰保暖性能测试装置,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的测试机构和搅拌机构,底板的顶部设置有供电组件,供电组件的顶部设置有电能表,且电能表设置有两组,测试机构设置有两组,第一控制组件包括承载组件、第一控制组件和第二控制组件,承载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底板顶部的假人主体,假人主体的顶部均设置有第一外壳,假人主体的两侧通过固定座和转轴转动连接有假人肢体;
假人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水腔,假人肢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水腔,第一水腔和第二水腔内部盛装有水,第一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外壳内部的水银温度计和第一蓄电池,水银温度计的底部延伸至第一水腔的内部,水银温度计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正极导线和第二正极导线,且第一正极导线和第二正极导线与第一蓄电池的正极电性连接,第一蓄电池的负极通过负极导线与水银温度计内部下方相连通,第一正极导线和第二正极导线上分别串联有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
第二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外壳内部的通电构件,通电构件的一侧上方和另一侧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推拉式电磁铁和第二推拉式电磁铁,且第一推拉式电磁铁和第二推拉式电磁铁分别与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一外壳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二蓄电池,第二蓄电池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导线,且连接导线上设置有第三控制器,通电构件包括第二外壳,第二外壳内部上下和内部中间均固定连接有导电杆,且第二外壳内部上下的导电杆通过连接导线与第二蓄电池电性连接;
第二外壳的内部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推拉式电磁铁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二推拉式电磁铁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内均设有与导电杆相对应的导体。
进一步地,测试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假人主体内部的电磁加热管,且电磁加热管与第三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搅拌机构包括驱动组件、搅拌组件、传动组件和泵液组件,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假人主体底部的电机。
进一步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且转动杆延伸至第一水腔的内部,转动杆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密封轴承,密封轴承的外壁与假人主体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坎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坎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012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