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交叉污染的用于液体释放的双阀柱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901005.6 | 申请日: | 2022-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90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博奥玛雅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玛雅光年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陶得天 |
| 地址: | 214101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叉 污染 用于 液体 释放 双阀柱 结构 | ||
1.一种无交叉污染的用于液体释放的双阀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阀柱结构设在结构层(1)上的液体存储池(11)和液体缓冲池(13)之间,所述双阀柱结构包括设在液体存储池(11)和液体缓冲池(13)之间的隔离墙(16)、贯穿隔离墙(16)的至少两个阀柱(34)以及开设在隔离墙(16)顶面上的导流盲槽(15),所述导流盲槽(15)与所述阀柱(34)错开,所述导流盲槽(15)的一端与液体存储池(11)保持连通,另一端延伸至隔离墙(16)顶面的中部,并被隔离墙隔断,形成断开的盲管道;
所述液体存储池(11)、隔离墙(16)、液体缓冲池(13)被弹性盖片层(2)覆盖,所述阀柱(34)在与隔离墙(16)相对运动时,向上伸出隔离墙(16)顶起弹性盖片层(2),或向下缩回隔离墙(16)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交叉污染的用于液体释放的双阀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存储池(11)和液体缓冲池(13)都开设在结构层(1)的顶面上,并且从内到外依次布置,在液体存储池(11)和液体缓冲池(13)之间形成隔离墙(16);
所述结构层(1)上开设有与阀柱(34)逐个对应的阀孔(14),所述阀孔(14)贯穿隔离墙(16),并且所述阀柱(34)可滑动的容置于阀孔(14)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交叉污染的用于液体释放的双阀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柱(34)具有两个,所述导流盲槽(15)的中心线与两个阀柱连线的中垂线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交叉污染的用于液体释放的双阀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盲槽(15)靠近液体缓冲池(13)的一端为盲端,盲端与液体缓冲池(13)之间的距离小于盲端与最近一个阀孔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交叉污染的用于液体释放的双阀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墙(16)包括长条状的通道墙体以及柱状的阀孔墙体,所述导流盲槽(15)开设在通道墙体的顶面上,在通道墙体的两侧形成隔离墙收缩区(141);
所述阀孔(14)开设在阀孔墙体中,所述阀孔墙体的一侧与通道墙体连为一体,并且阀孔墙体处在导流盲槽(15)的盲端旁,在阀孔墙体和通道墙体之间的连接处还开设有阀柱隔离墙缺槽(14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交叉污染的用于液体释放的双阀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墙体与液体缓冲池(13)的连接处还开设有处在两个阀孔墙体之间的隔离墙末端缺口(143),并且在隔离墙末端缺口(143)中开设有隔离墙末端台阶(14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交叉污染的用于液体释放的双阀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盲槽(15)的槽底所在的高度自液体存储池(11)所在的一侧起逐渐降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交叉污染的用于液体释放的双阀柱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阀柱(34)的顶端具有高度差。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种无交叉污染的用于液体释放的双阀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有的阀柱(34)都固定连接在结构层(1)下方的芯片托盘(3)上;
进行液体释放时,将结构层(1)、弹性盖片层(2)整体放置于重复使用的托盘上,使得阀柱(34)穿出阀孔(14)、并顶起弹性盖片层(2)覆盖于阀孔(14)其周围的部位,从而在弹性盖片层和隔离墙之间形成流通间隙,导通导流盲槽(15)的盲端,并且所述流通间隙与阀柱(34)保持分离;
结束液体释放时,将结构层(1)、弹性盖片层(2)整体上抬,使得阀柱(34)缩回阀孔(14),弹性盖片层(2)复位,液体在导流盲槽(15)的盲端处被截断。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种无交叉污染的用于液体释放的双阀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层(1)的顶面上还开设有处在液体缓冲池(13)外侧的液体定量池(12)以及液体溢流池(18),所述液体定量池(12)和液体缓冲池(13)之间通过开设在结构层(1)上的多个联通槽(122)保持连通,其中的一个或多个联通槽(122)与液体定量池(12)连通的槽口处开设有联通槽变径区(121),所述液体定量池(12)以及液体溢流池(18)之间通过开设在结构层(1)上的溢流通道(17)保持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博奥玛雅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玛雅光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博奥玛雅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玛雅光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0100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