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聚类算法的冷端系统运行优化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900233.1 | 申请日: | 2022-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92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 发明(设计)人: | 翟海龙;杜庆敏;刘曙元;刘柱;谷薇;杨晓衡;张勤;刘成成;叶君健;臧彦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能信控互联技术有限公司;国能南宁发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K9/62;G06F16/215;G06Q10/06;G06Q50/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绘未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9 | 代理人: | 肖继军;王萍 |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未来科技城英才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算法 系统 运行 优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类算法的冷端系统运行优化方法,包括获取机组运行测点以及控制变量的历史数据;对历史数据进行清洗;提取清洗后数据的特征值;特征值组合计算,得到符合需求的新特征值测点;通过机理分析,设计最佳真空模型、凝汽器端差模型、循环水泵运行状态模型;对模型状态量进行无监督的聚类特征树建模,实现对运行工况的识别分类;根据业务内涵,对性能量进行综合计算,得到各模型实时得分,即为模型结果。本发明依托长期真实历史数据,模型可信度高;克服了传统物理模型的失准情况;可针对不同机组训练相应模型,具有灵活性、普适性;模型在线自动更新;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与火力发电业务结合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聚类算法的冷端系统运行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格局,决定了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期内,火力发电仍将在我国的电源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要对传统的火电机组进行节能降耗,提高火电机组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这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安全、经济、绿色、和谐的现代电力工业体系的必由之路。
冷端系统是火电机组重要的辅助系统,火电机组的冷端系统出现问题,将会通过凝汽器真空影响机组的出力,降低机组的循环效率,最终导致供电煤耗率增大,严重影响机组的热经济性。因此,对冷端系统的各子系统进行研究,提高其运行性能,保证凝汽器在最佳真空下工作,实现冷端系统的优化运行,是电厂节能降耗、提高机组热经济性的重要手段。
然而火电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持续变化,内在反应复杂多变,运行调整可控变量众多,仅依赖操作人员经验,无法针对不同工况寻找到最优解。传统的建模优化算法单纯使用物理模型对系统进行优化,造成模型过度简单和理想导致的失准情况,或只考虑了少量的状态与动作空间,难以对庞大复杂的运行过程进行精准建模。
当前使用较多的建模方法如k最邻近(K-NearestNeighbor,KNN)分类算法,属于有监督学习,需要已划分好类别的训练集,且计算量大;k均值(k-means clusteringalgorithm,Kmeans)聚类算法,聚类数K的设定会影响聚类结果,且需要循环多次多数据集进行扫描,计算量大;都比较不适于进行实时、大量数据的聚类。
为克服以上算法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基于聚类算法的冷端系统运行优化方法,选择使用聚类特征树算法进行数据的聚类,聚类特征树算法属于无监督学习,无需训练集,无需设定聚类数K,且运行速度很快,只需要单遍扫描数据集就能进行有效的聚类,比较适合于数据量大,类别数K也比较多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聚类算法的冷端系统运行优化方法,将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基于火力发电厂机组长期的运行数据,将冷端优化划分为最佳真空模型、凝汽器端差模型及循环水泵运行状态模型三个模型,以聚类算法为核心进行机组状态识别,具有自适应学习能力。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聚类算法的冷端系统运行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1,从数据库中获取机组运行测点以及控制变量的历史数据;
步骤2,根据业务规则和安全操作规范,对历史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得到合乎安全操作的清洗后的数据;
步骤3,提取清洗后数据的特征值;通过对特征值进行一定的组合计算,得到符合模型需求的新的特征值测点;
步骤4,通过机理分析,设计最佳真空模型、凝汽器端差模型、循环水泵运行状态模型;
步骤5,对步骤4中三种模型的状态量数据进行无监督的聚类特征树建模,实现对运行工况的状态量识别分类;
步骤6,对状态量聚类得到的n个分类,根据业务内涵,对性能量进行综合计算,得到各模型实时得分,即为模型输出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能信控互联技术有限公司;国能南宁发电有限公司,未经国能信控互联技术有限公司;国能南宁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002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化建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减水剂配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