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IMSI偏移值处理方法及其网络实体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900225.7 | 申请日: | 2022-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96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 发明(设计)人: | 林元杰;田瑀婕;蒋邦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68/02 | 分类号: | H04W68/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李江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imsi 偏移 处理 方法 及其 网络 实体 | ||
提出了一种在EPS网络中处理用于支持寻呼时序冲突控制的MUSIM UE的(替代)IMSI值的方法。对于支持寻呼时序冲突控制的MUSIM UE和EPS,MUSIM UE和网络可以通过TAU或附着进程请求和协商针对USIM卡之一的IMSI值的IMSI偏移。当较低层故障发生时,网络可能无法成功接收到来自UE的追踪区域更新完成(或附着完成)消息,因此网络可能不知道UE将使用哪个IMSI值。因此,在推导UE的寻呼时序时,网络需要使用两个可能的(替代)IMSI值,直到(替代)IMSI值中之一被认为无效为止。
技术领域
所公开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更具体地涉及EPS网络中处理用于支持寻呼时序冲突控制的MUSIM UE的替代(alternative)国际移动用户标识(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IMSI)值。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网络多年以来呈指数增长。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系统提供由于简化网络架构所带来的高峰值数据速率、低时延、改进的系统容量以及低运营成本。LTE系统,也称为4G系统,还提供与旧无线网络的无缝集成,例如GSM、CDMA和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在LTE系统中,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网络(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包括与被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的多个移动台进行通信的多个演进节点B(eNodeB或eNB)。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 project,3GPP)网络通常包括2G/3G/4G系统的混合。下一代移动网络(next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NGMN)委员会已决定将未来NGMN活动的重点放在定义5G新无线电(new radio,NR)系统的端到端需求上。5G NR系统中的基站被称作下一代节点B(Next Generation Node-B,gNodeB或gNB)。
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用于在UE与用于LTE/NR接入的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MME)或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Management Function,AMF)的间传送非无线电信令。NAS信令连接可以经由4G/LTE中的附着(Attach)进程或经由5G/NR中的注册进程建立,其中包括UE订阅(subscription)和标识。通用用户标识模块(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USIM)是驻留在UE中的多个软件应用的一,其称为通用集成电路卡(universal integrated circuit card,UICC)。随着智能手机和服务变得更加价格合理,他们的用户倾向于使用不同的移动订阅(即USIM卡)来满足旅行、商务和私人需求。许多UE现在支持多个USIM卡(multiple USIM card,MUSIM)以用于同时在不同的USIM上注册和操作。在任何移动网络中使用国际移动用户标识(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IMSI)与其他网络互连。这个包括在移动设备中的唯一的15个数位(digit)国际标识符允许在移动服务运营商网络上漫游。IMSI存储在UICC中,可以通过USIM应用接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002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