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制造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900107.6 | 申请日: | 2022-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78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 发明(设计)人: | 海田启司;平沢崇彦;保谷典子;加藤秀雄;久野央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10L3/10 | 分类号: | C10L3/10;C25B1/04;C25B9/00 |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欧淑丽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 制造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制造设备。该燃料制造设备具备:电解装置,其将水电解而生成氢气和氧气;乙醇生成装置,其将糖类分解而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以及碳氢化合物生成装置,其使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而生成碳氢化合物。该燃料制造设备还具备:氢气供给部,其通过将电解装置和碳氢化合物生成装置连结,将电解装置中生成的氢气供给至碳氢化合物生成装置;氧气供给部,其通过将电解装置和乙醇生成装置连结,将电解装置中生成的氧气供给至乙醇生成装置;以及二氧化碳供给部,其通过将乙醇生成装置和碳氢化合物生成装置连结,将乙醇生成装置中生成的二氧化碳供给至碳氢化合物生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02044号公报)公开了使用来自生物乙醇的氢气和二氧化碳生成甲烷的技术。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21-102532号公报)提出,为了有效活用电解水时附带产生的氧气,将该副产物氧气消耗以生成合成氨衍生物时使用的二氧化碳。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关于使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而生成碳氢化合物的成本,留有改进的余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使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而生成碳氢化合物的成本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观点,提供一种燃料制造设备,其具备:电解装置,其将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乙醇生成装置,其将糖类分解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生成装置,其使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而生成碳氢化合物;氢气供给部,其通过将所述电解装置和所述碳氢化合物生成装置连结,将所述电解装置中生成的氢气供给至所述碳氢化合物生成装置;氧气供给部,其通过将所述电解装置和所述乙醇生成装置连结,将所述电解装置中生成的氧气供给至所述乙醇生成装置;以及二氧化碳供给部,其通过将所述乙醇生成装置和所述碳氢化合物生成装置连结,将所述乙醇生成装置中生成的二氧化碳供给至所述碳氢化合物生成装置。
所述乙醇生成装置可以包括制造酵母菌的酵母菌制造部、制造糖化酶的糖化酶制造部、以及锅炉中的至少一个,由所述氧气供给部供给至所述乙醇生成装置的氧气在所述酵母菌制造部、所述糖化酶制造部、以及所述锅炉中的至少任一个中被消耗。
所述乙醇生成装置可以包括利用酵母菌分解单糖类或寡糖类的发酵部,如果使所述乙醇生成装置运转后经过规定时间、或者来自所述发酵部的排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变为第一阈值以上,则所述二氧化碳供给部将来自所述发酵部的排气供给至所述碳氢化合物生成装置。
可以是,在使所述乙醇生成装置运转后经过规定时间为止之前、或者来自所述发酵部的排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小于第一阈值时,所述二氧化碳供给部将来自所述发酵部的排气排放到大气中。
可以是,在使所述乙醇生成装置运转后经过规定时间为止之前、或者来自所述发酵部的排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小于第一阈值时,所述二氧化碳供给部将来自所述发酵部的排气浓缩使得该排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上升,并将浓缩后的排气供给至所述碳氢化合物生成装置。
所述燃料制造设备可以还具备培育藻类的藻类培育装置、以及将二氧化碳还原而合成有机酸的有机酸合成装置,在使所述乙醇生成装置运转后经过规定时间为止之前、或者来自所述发酵部的排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小于第一阈值时,所述二氧化碳供给部将来自所述发酵部的排气供给至所述藻类培育装置或所述有机酸合成装置。
所述二氧化碳供给部可以包括贮存所述乙醇生成装置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贮存部,将所述乙醇生成装置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贮存在所述二氧化碳贮存部,并且将贮存于所述二氧化碳贮存部的二氧化碳供给至所述碳氢化合物生成装置。
该燃料制造设备可以还具备: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其从大气回收二氧化碳,并将回收的二氧化碳供给至所述二氧化碳贮存部;以及控制器,其使所述二氧化碳回收装置运转,使得当贮存在所述二氧化碳贮存部的二氧化碳的贮存量低于规定值时所述贮存量增加。
发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001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