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产养殖集中式投饲增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10896167.5 | 申请日: | 2022-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672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汪海波;姜仲秋;孙云龙;周华乔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80 | 分类号: | A01K61/8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重庆聚为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97 | 代理人: | 黄海鸥 |
地址: | 22300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产 养殖 集中 式投饲增氧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集中式投饲增氧设备,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包括增氧投料工作端,增氧投料工作端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增氧投料工作端分别设置于多个养殖区域上方,增氧投料工作端包括工作箱,且工作箱的一侧设置有输送管道,输送管道的外端连接有连接三通,工作箱的底部设置有饲料投放斗,且饲料投放斗的内腔上端设置有止逆阀,饲料投放斗的底部中心设置有连接立杆,且连接立杆的底部设置有撒料盘,通过设置的增氧投料工作端,能够同时使用同一输送管道,分别完成增氧和投料的操作,有效避免气力输送系统的诸多限制,降低饲料输送成本和管路维护成本,从而降低养殖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水产养殖集中式投饲增氧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养殖水产品产量占全世界的70%。随着国内水产养殖业规模的扩大,对配合饲料的需求亦不断增大。而投饲装备技术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养殖鱼类的摄食率、健康程度和生长速度,影响养殖水体的水质条件。目前国内仍然主要依靠养殖户根据个人经验进行饲料投喂,存在劳动强度大的突出缺点。此外人工投饲过程中计量不精准、喂料不准时、颗粒饲料含量高、撒料不均匀等缺点易造成水体中饲料残留过多,最终导致饲料浪费、水域环境恶化。当前市场上现有的简易投饲机,多固定于池塘岸边,普遍存在储料量和投饲能力小、投饲面积和角度有限、智能化程度低、人工上料频繁等缺点。所以,随着当前水产养殖业规模化的趋势发展日益明显,随之又带来了诸多挑战:要求投饲距离远,范围大;需要实现多点同时投喂;所需的投饲量巨大,人工给投饲机上料耗时耗力;对饲料成本控制的要求显著提高,需进一步提高投饲的定时定量精度和饲料利用率;解决残余饲料污染水环境问题;降低设备投资和使用成本。
现有技术中有利用集中式智能投饲增氧一体化系统通过集中供气和气力输送,实现采用智能投料、智能增氧。气力输送这一工程技术满足池塘养殖生产中智能化集中投饲需求,解决集中供料、饲料预处理、多点位(多水槽)同步供料投饲以及远程管理控制等问题,但是由于集中勇气,需要采用压送式的方式输送饲料,这对输送的风力要求较高,而且气力输送系统仅能输送较干燥、粒度小、黏度小的物料。同时易吸湿及易结块的物料也不适宜用气力输送系统输送。水产养殖区的环境湿度较高,容易导致饲料吸湿结块,堵塞输送管道,并且部分水产养殖所需饲料颗粒较大,定制小颗粒饲料成本较高,同时也更加容易结块,导致气力输送系统容易出现故障,大大提高了设备的维护成本,提高了水产养殖的成本,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水产养殖集中式投饲增氧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产养殖集中式投饲增氧设备,它可以实现使用同一输送管道,分别完成增氧和投料的操作,有效避免气力输送系统的诸多限制,降低饲料输送成本和管路维护成本,从而降低养殖成本。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水产养殖集中式投饲增氧设备,包括增氧投料工作端,所述增氧投料工作端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增氧投料工作端分别设置于多个养殖区域上方,所述增氧投料工作端包括工作箱,且工作箱的一侧设置有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的外端连接有连接三通,所述工作箱的底部设置有饲料投放斗,且饲料投放斗的内腔上端设置有止逆阀,所述饲料投放斗的底部中心设置有连接立杆,且连接立杆的底部设置有撒料盘,所述工作箱的上端设置有曝气座,且曝气座与工作箱之间设置有曝气电磁阀;
多个所述连接三通的两个输入端均分别通过管道连接有投料分配机构和风机输出切换电磁阀,所述投料分配机构上设置有饲料进料口和进水管,所述投料分配机构上设置有饲料供应机构,且饲料进料口与饲料供应机构输出端连通,所述进水管通过管道连接有投料输送水泵,所述风机输出切换电磁阀的输入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增氧罗茨风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未经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961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