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见光通信的编码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95962.2 | 申请日: | 202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93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丁岩;邹佳辰;陈可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极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20/60 | 分类号: | G06V20/60;G06V10/28;G06V10/12;G06T5/30;H04B10/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王婷婷 |
地址: | 10008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见 光通信 编码 识别 方法 电子设备 计算机 可读 介质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可见光通信的编码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该方法的实施例包括:获取待测图像,待测图像为由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针对第二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目标区域采集的图像,目标区域显示有周期性排布的编码图案;检测待测图像中的黑点和白点,得到黑白点阵;从黑白点阵中选取目标尺寸的子点阵,对子点阵进行校验;基于校验通过的子点阵,确定编码图案对应的编码信息。该实施方式提高了对编码图案识别的成功率和识别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可见光通信的编码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是指利用可见光波段的光作为信息载体,在空气中传输光信号的通信方式。在可见光通信过程中,发射端可通过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等原件输出编码图案,接收端可接收并识别该编码图案。
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可利用图像采集单元的微距特性,实现可见光通信,但对于二维码等需要精准对准才能识别成功的编码图案,由于屏下图像传感器的分辨率低、视野较小,通常需要对此对准才能识别成功,故编码图案识别的成功率较低且识别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可见光通信的编码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编码图案识别的成功率较低以及识别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见光通信的编码识别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设置有图像采集单元,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测图像,所述待测图像为由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针对第二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目标区域采集的图像,所述目标区域显示有周期性排布的编码图案;检测所述待测图像中的黑点和白点,得到黑白点阵;从所述黑白点阵中选取目标尺寸的子点阵,对所述子点阵进行校验;基于校验通过的子点阵,确定所述编码图案对应的编码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中所描述的方法。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描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中所描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见光通信的编码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可通过设置于第一电子设备的图像采集单元对第二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目标区域进行图像采集,获取到上述目标区域中所显示的呈周期性排布的编码图案的待测图像,以实现可见光通信;第一电子设备在获取到待测图像后,可检测其中的黑点和白点以得到黑白点阵,并从黑白点阵中选取目标尺寸的子点阵以进行校验,进而在校验通过的情况下基于子点阵识别出编码图案对应的编码信息。由于编码图案呈周期性排布,因此无需使采集区域和目标区域精确对准,提高了对编码图案识别的成功率;进一步地,由于编码图案呈周期性排布,因此仅需对黑白点阵中的局部的子点检进行校验,无需对全局进行校验,从而提高了编码识别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申请的可见光通信的编码识别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第二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可见光通信的编码识别方法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检测黑白点和生成黑白点阵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的预处理前后的效果对比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极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极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959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艺术设计的设计平台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回收边坡防护面板及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