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三轮车配件用加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95652.0 | 申请日: | 202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39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段素平;杨圣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汉邦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08 | 分类号: | B24B19/08;B24B47/16;B24B41/06;B24B5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聚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9 | 代理人: | 卢美玲 |
地址: | 221700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三轮车 配件 加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三轮车配件用加工装置,具体涉及电动三轮车加工技术领域,现有的电动三轮车车架使用的钢管在打磨时,通常是采用手工进行打磨,人工打磨不能够均匀的对其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其生产成本较高,且打磨装置需要适应不同尺寸的三轮车车架钢管,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转盘和第二传动轴,所述驱动机构一侧安装有打磨机构,所述打磨机构包括有固定块和移动块,所述固定块和移动块下方均安装有打磨柱,所述打磨机构侧面安装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有对称的夹板,利用固定块和移动块上的打磨柱转动对方形钢管表面进行打磨,利用固定块和移动块往复移动,对方形钢管表面进行反复打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三轮车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三轮车配件用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三轮车是用以电瓶为动力,电机为驱动的拉货或拉人用的三轮运输工具。电动三轮车以其适用性强,机动灵活,维护简单,维修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可以灵活地穿行于狭小的马路间。电动三轮车具有倒车开关,可以方便的实现倒顺行驶功能,这在道路狭窄的胡同、小巷非常实用,无论行驶停车均非常方便。广泛应用于家庭、城乡、个体出租、厂区、矿区、环卫、社区保洁等短途运输领域。电动三轮车的车架配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打磨装置对其表面进行打磨加工。
1、现有的电动三轮车车架使用的钢管在打磨时,通常是采用手工进行打磨,在打磨时,人工打磨不能够均匀的对其表面进行打磨抛光,且使用人工批量进行打磨时,其生产成本较高。
2、在利用机器进行自动打磨时,需要使打磨装置能够对不同尺寸的三轮车车架钢管进行打磨。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动三轮车配件用加工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三轮车配件用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三轮车配件用加工装置,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凹型座,所述凹型座内部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凹型座和固定板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一端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外圈安装有外齿环,所述转盘远离中心轴的一端安装有半面侧齿轮,所述凹型座和固定板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一端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凹型座垂直方向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上安装有对称的第二外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轴中部安装有第三外齿轮;
所述凹型座一侧安装有打磨机构,所述打磨机构包括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中部滑动设有移动柱,所述移动柱靠近凹型座的一侧安装有齿条,所述移动柱远离凹型座的一侧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顶端一侧安装有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上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第一移动筒,所述固定块顶端另一侧安装有对称的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上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第一转动轴,所述固定块垂直方向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第一转动杆,所述固定块远离移动柱的一侧安装有对称的导向杆,对称的所述导向杆上滑动设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顶端安装有对称的第三支撑座,对称的所述第三支撑座上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第二移动筒,所述移动块垂直方向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第二转动杆,对称的所述导向杆远离固定块的一端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中部螺纹设有单向螺杆,所述支撑板远离齿条的一侧上端安装有对称的第五支撑座,对称的所述第五支撑座上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第二转动轴;
所述支撑板远离齿条的一侧下端安装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顶端安装有对称的第六支撑座,对称的所述第六支撑座之间安装有底板,对称的所述第六支撑座上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双向螺杆,所述双向螺杆上螺纹设有对称的移动座,所述移动座顶端安装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顶端安装有夹板。
优选的,所述凹型座和固定板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安装有第一外齿轮,所述第一外齿轮与外齿环啮合。
优选的,所述驱动轴远离电机的一端和第一传动轴上均安装有同步轮,所述驱动轴和第一传动轴上的同步轮外圈啮合有同一个同步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汉邦车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汉邦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956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