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Q620级高耐蚀高强度近海结构用调质钢板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95604.1 | 申请日: | 2022-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41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浩;曹波;姚建华;钱亚军;杨艳;杨建;邓彪;张国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3/04 | 分类号: | C22C33/04;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42;C22C38/44;C22C38/46;C22C38/48;C22C38/50;C22C38/54;C21D1/25;C21D6/00;C21D8/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李由 |
地址: | 411101***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q620 级高耐蚀高 强度 近海 结构 用调质 钢板 生产 方法 | ||
Q620级高耐蚀高强度近海结构用调质钢板的生产方法,工艺步骤为铁水预处理→转炉炼钢→炉外精炼LF→真空处理RH→连铸→加热→轧制→控轧冷却→淬火→回火→精整→性能检验→超声波探伤;钢的化学组成质量百分比为C=0.08~0.09,Si=0.15~0.40,Mn=1.35~1.45,P≤0.020,S≤0.003,Nb=0.01~0.02,Ti=0.01~0.02,Als=0.02~0.05,Cu=0.30~0.70,Ni=0.7~1.5,V=0.04~0.05,Mo=0.40~0.45,Cr=0.30~0.35,B=0.001~0.002,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适用于生产钢板,厚度规格≤100mm,屈服强度≥620MPa,抗拉强度≥720MPa,低温‑60℃冲击韧性,KV2≥120J,钢板1/2厚度处的低温‑60℃冲击韧性,KV2≥120J,抗层状撕裂性能Z≥35%。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是一种Q620级高耐蚀高强度近海结构用调质钢板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岛礁基础设施建设、跨海大桥建设、海滨建筑以及船舶海洋工程的发展,针对海洋大气和海水腐蚀环境的近海结构钢的需求量大大增加。根据近海高湿热、高盐、高辐射和强热带风暴的独特、复杂、多变的海洋腐蚀环境,研究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用钢的力学-腐蚀性能,开发与之相匹配的高耐蚀合金化和组织结构的钢材,是目前冶金工业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
CN201210055632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洁净的耐腐蚀的海洋工程用钢及其生产方法,该专利,P含量高,不利于母材和焊接热影响区的韧性。
CN2013103989054的专利公开了耐海洋环境腐蚀性能优良的焊接结构用钢及其制造方法,该专利加Cu、Mo较多,Cu增加连铸过程的铸坯裂纹,Mo过多提高原料生产成本,同时增加焊接后硬度和增大焊后裂纹敏感性,采用低碳成分设计TMCP+回火工艺生产,厚规格钢板心部受冷速影响,冲击韧性难以稳定。
CN201911037827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耐海洋环境海水干湿交替腐蚀钢板,该专利钢板屈服强度低于Q620级,采用低碳成分设计TMCP工艺生产,厚规格钢板冲击韧性难以稳定,P含量高,不利于母材和焊接热影响区的韧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Q620级高耐蚀高强度近海结构用调质钢板的生产方法,生产岛礁基础设施建设、跨海大桥建设、海滨建筑建设以及船舶海洋工程用钢,钢板厚度规格≤100mm,屈服强度≥620MPa,抗拉强度≥720MPa,低温-60℃冲击韧性,KV2≥120J,钢板1/2厚度处的低温-60℃冲击韧性,KV2≥120J,抗层状撕裂性能Z≥3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Q620级高耐蚀高强度近海结构用调质钢板的生产方法,工艺步骤为铁水预处理→转炉炼钢→炉外精炼LF→真空处理RH→连铸→加热→轧制→控轧冷却→淬火→回火→精整→性能检验→超声波探伤;钢的化学组成质量百分比为C=0.08~0.09,Si=0.15~0.40,Mn=1.35~1.45,P≤0.020,S≤0.003,Nb=0.01~0.02,Ti=0.01~0.02,Als=0.02~0.05,Cu=0.30~0.70,Ni=0.7~1.5,V=0.04~0.05,Mo=0.40~0.45,Cr=0.30~0.35,B=0.001~0.002,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I≥6.0;关键工艺步骤为:
(1)连铸:钢水过热度小于15℃;
(2)轧制:加热炉加热段温度1100~1240℃,均热段温度1100~1200℃,均热段保温时间≥30分钟;粗轧轧制采用大压下制度,保证展宽后有连续3道次压下率≥14%;精轧终轧温度750~820℃,精轧前三个道次压下率≥10%;
(3)轧后冷却:直接入水,返红温度600℃~660℃,冷速3~10℃/s;
(4)淬火:900-930℃温度淬火,在炉时间为板厚mm×(1.4~2.5)min/mm,水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956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