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薄柔性玻璃抛光装置及其抛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94767.8 | 申请日: | 2022-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19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彭寿;张冲;李金威;仲召进;崔介东;赵凤阳;王萍萍;高强;李常青;王巍巍;韩娜;倪嘉;柯震坤;杨勇;石丽芬;周刚;曹欣;单传丽;胡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7/24 | 分类号: | B24B7/24;B24B27/00;B24B41/06;B24B47/22;B24B49/16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3301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柔性 玻璃 抛光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薄柔性玻璃抛光装置及其抛光方法,它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在底座(1)上设有一对滑槽(2)在滑槽(2)内滑动连接有架体(3),在架体(3)上活动连接有抛光盘(4),在底座(1)上设有放置槽(5),在放置槽(5)上设有储液槽(6),在底座(1)上设有风机(7)的一端与储液槽(6)槽壁上的风孔(6a)连通,在放置槽(5)内放置有与代加工玻璃对应配合的吸附垫(8)。使用本发明进行超薄柔性玻璃抛光时具有操作方法简单,抛光精度高,且可避免因抛光压力过大导致超薄柔性玻璃破损现象的发生,抛光效率及成品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超薄柔性玻璃抛光装置及其抛光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先进的平板显示产品逐步向轻薄化、轻量化发展,尤其是可折叠智能手机、电子穿戴产品以及柔性显示技术已经逐渐成为市场发展的主流。超薄柔性玻璃因其良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光学性能等优良特性,成为生产平板显示产品所必需的基础材料。
为了满足高性能平板显示器的使用要求,对超薄柔性玻璃表面质量要求非常高,如果超薄柔性玻璃的表面质量不能保证,会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器中基板间的电场和像素,导致显示器色彩不均匀,同时会降低玻璃强度和透光率,造成产品缺陷,同时浮法玻璃存在渗锡、波纹等问题,严重影响产品良率。
目前,通常采用表面抛光技术提高超薄柔性玻璃表面质量,但由于超薄柔性玻璃厚度薄(超薄玻璃厚度为0.1mm-1.1mm,柔性玻璃厚度0.1mm以下),韦氏硬度高,因此加工及易破碎,导致成品率低,尤其针对大尺寸超薄柔性玻璃抛光后,因抛光液的存在导致超薄柔性玻璃与吸附垫间吸附力大,此时取片需十分谨慎,否则极易造成玻璃破碎,导致抛光的效率及成品率非常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超薄柔性玻璃抛光装置及其抛光方法。
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薄柔性玻璃抛光装置,它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在底座上活动连接有架体,在架体上设有往复组件,在往复组件上连接有连接杆,在连接杆上连接有升降组件,在升降组件一端通过压力传感器连接有旋转抛光组件,在底座上设有放置槽,在放置槽内设有储液槽,在底座上设有风机,风机的一端与储液槽槽壁上的风孔连通,在放置槽内放置有与代加工玻璃对应配合的吸附垫,在吸附垫上均布有一组通孔,压力传感器与升降组件之间形成电信号控制配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有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在所述的架体为龙门架状结构,在连接杆上还连接有抛光液输送管,在抛光液输送管一端连通有喷头。
在所述放置槽外侧的底座上设有抛光液回收槽,所述抛光液回收槽底部设有与储液槽连通的排液通道,抛光液回收槽一侧的槽壁高于放置槽的槽壁。
在所述储液槽内设有与吸附垫对应配合的支撑框架。
所述的吸附垫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的一组通孔成矩阵状分布在吸附垫上,在吸附垫上表面上延伸出一组支撑凸起,所述的支撑凸起与通孔为间隔分布。
所述的旋转抛光组件包括一端与压力传感器连接的连接柱,在连接柱上连接有驱动电机,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抛光盘。
在所述储液槽上设有排液孔和对应配合的塞盖。
在所述放置槽两侧的底座上分别设有滑槽,在滑槽内安装有与架体连接配合的滑动组件。
一种超薄柔性玻璃抛光装置的抛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待抛光的超薄柔性玻璃原片放置于吸附垫上,而后开启风机抽气,使储液箱内形成微负压,固定被抛光玻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947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