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移动用户MR数据的基站经纬度纠偏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2210893169.9 | 申请日: | 202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787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杨;薛军航;罗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通信科研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18 | 分类号: | H04W16/18;H04W64/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张巨箭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贸***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移动用户 mr 数据 基站 经纬度 纠偏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终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用户MR数据的基站经纬度纠偏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用户设备的MR数据,所述MR数据包括用户的经纬度及其向基站小区发送数据的时间提前量TA;将所述MR数据中TA为0的数据筛选出来,并以TA为0的数据对应的经纬度坐标画一个半径为1TA的圆;筛选出所有存在圆交集的区域,并寻找交集最多的圆的区域;通过计算所述交集最多的圆的区域对应的中点,得到所述基站小区最终的经纬度。本发明仅需输入含有经纬度信息和TA信息的MR数据,自动计算出该小区经纬度位置,能够更精确地对基站小区进行定位,且不需要硬件成本,更加快捷、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移动用户MR数据的基站经纬度纠偏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
背景技术
基站经纬度信息是无线网络管理的基础,但目前网管上传给大数据系统的基站经纬度数据,存在一些基站的网管经纬度与实际其所处位置不准的情况。例如4G基站上报的经纬度信息有一部分为手工填报,存在不准确的小区,而5G基站由于BBU集中放置,所有基站无法自动上报经纬度信息,如果没有一个可靠的管理手段,误差会进一步增加,基站网管经纬度与实际不一致会导致以下问题:
1、在进行基站是否需要优化的判断时,由于经纬度偏差,无线优化人员的判断会出现偏差。
2、在维护基站时,由于经纬度不一致,维护人员不能准确定位该小区位置,故障不能及时处理。
3、在新建站址规划时,会考虑周围是否有基站小区存在,如果经纬度出现偏差,会导致规划小区的点位不准确。
鉴于基站经纬度不准会影响到日常基站管理的规划、维护、优化等方面,所以现在迫切需要建立一套保证经纬度信息准确的机制来保证基站经纬度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基站小区实际经纬度不准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用户MR数据的基站经纬度纠偏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主要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用户MR数据的基站经纬度纠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设备的MR数据,所述MR数据包括用户的经纬度及其向基站小区发送数据的时间提前量TA;
将所述MR数据中TA为0的数据筛选出来,并以TA为0的数据对应的经纬度坐标画一个半径为1TA的圆;
筛选出所有存在圆交集的区域,并寻找交集最多的圆的区域;
通过计算所述交集最多的圆的区域对应的中点,得到所述基站小区最终的经纬度。
作为一优选项,一种基于移动用户MR数据的基站经纬度纠偏方法,对于4GLTE网络来说,1TA=16Ts;对5GNR网络来说,1TA=8Ts。
作为一优选项,一种基于移动用户MR数据的基站经纬度纠偏方法,所述以TA为0的数据对应的经纬度坐标画一个半径为1TA的圆,包括:
以TA=0的经纬度数据为圆心,以TA=1的经纬度数据表征的距离为半径,假设圆心坐标为(xi,yi)(i=1,2,3,...),则圆为:
(x-xi)2+(y-yi)2=rTA2
其中,rTA为半径。
作为一优选项,一种基于移动用户MR数据的基站经纬度纠偏方法,所述寻找交集最多的圆的区域,包括:
对于所有存在圆交集的区域,通过计数寻找每一个交集区域中与0TA对应的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通信科研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通信科研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931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