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副产氢气的富氧燃烧加热炉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93043.1 | 申请日: | 202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12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李玖重;孙志钦;周天宇;王恒博;郜建松;张婧帆;苏耀伦;李晓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B01J4/00 |
代理公司: | 洛阳九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6 | 代理人: | 狄干强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氢气 燃烧 加热炉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副产氢气的富氧燃烧加热炉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加热炉(1)、释氧反应器(3)、制氢反应器(4)、吸氧反应器(5)、常温水源(6)、空气源(7)、燃料气源(8)、第一换热器(E1)、第二换热器(E2)、第三换热器(E3)、第四换热器(E4)、第一冷凝器(R1)以及第二冷凝器(R2);
所述吸氧反应器(5)的出料口连接至第三旋风分离器(53),第三旋风分离器(53)的气相出料口依次连接至第三换热器(E3)和第一换热器(E1),第三旋风分离器(53)的固相出料口连接至释氧反应器(3)的固相进料口;
所述释氧反应器(3)的出料口连接至第一旋风分离器(33),第一旋风分离器(33)的气相出料口连接至加热炉(1)的燃烧器入口,第一旋风分离器(33)的固相出料口连接至制氢反应器(4)的固相进料口;
所述制氢反应器(4)的出料口连接至第二旋风分离器(43),第二旋风分离器(43)的气相出料口依次连接至第四换热器(E4)和第一冷凝器(R1),第二旋风分离器(43)的固相出料口连接至吸氧反应器(5)的固相进料口;
所述加热炉(1)的烟气出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连接至释氧反应器(3)的气相进料口,另外一路依次连接至第二换热器(E2)和第二冷凝器(R2);
所述常温水源(6)依次通过第一换热器(E1)、第二换热器(E2)以及第三换热器(E3)后连接至制氢反应器(4)的气相进料口;
所述空气源(7)通过第四换热器(E4)连接至吸氧反应器(5)的气相进料口;
所述燃料气源(8)分为两路,其中一路连接至加热炉(1)的燃烧器入口,另外一路连接至释氧反应器(3)的气相进料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副产氢气的富氧燃烧加热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旋风分离器(53)与第三换热器(E3)之间还设置有气涡轮机(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副产氢气的富氧燃烧加热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氧反应器(3)、制氢反应器(4)以及吸氧反应器(5)之间循环流转的固相物料为载氧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副产氢气的富氧燃烧加热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氧体为金属载氧体或非金属载氧体,金属载氧体为铁-铝基载氧体或铁-钴基载氧体,非金属载氧体为钙钛矿载氧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副产氢气的富氧燃烧加热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氧体为铁-钴基的复合载氧体,复合载氧体中Fe/Co的元素质量比为7: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副产氢气的富氧燃烧加热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氧反应器(3)、制氢反应器(4)以及吸氧反应器(5)均为流化床反应器,反应器的工作压力为0.1~0.5MPa,所释氧反应器(3)的工作温度为500~900℃,制氢反应器(4)的工作温度为450~850℃,吸氧反应器(5)的工作温度为400~9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9304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