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夹套式热解气化焚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92947.2 | 申请日: | 202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89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瞿广飞;邝凌睿;吴丰辉;宁平;张冬冬;解若松;黄小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G5/027 | 分类号: | F23G5/027;F23G5/10;F23G5/14;F23G5/44;F23G5/46 |
代理公司: | 昆明同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3214 | 代理人: | 苏芸芸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夹套式热 解气 焚烧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夹套式热解气化焚烧装置,其包括壳体、热解室,热解室上部设置在壳体外顶部,下部设置在壳体内中心处,热解室顶部一侧开有进料口,热解室外壁与壳体内壁之间的腔体为夹套气化燃烧室,2个以上的热解气导流管一端连通至热解室上部,另一端延伸至夹套气化燃烧室内,热解气导流管上设置有多个朝向热解室的燃烧喷嘴,燃烧喷嘴一侧设置有点火器,预热管一端设置在壳体上并与外界连通,另一端缠绕在热解气导流管上并与热解气导流管内的布气孔连通,热解室内下部并排间隔固定有多个电热丝炉条,热解室底部安装有热解灰斗;该装置实现了充分热解,热解燃料的二次应用,降低了环境污染风险,同时大大减少了热解燃烧产生的灰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套式热解气化焚烧装置,属于有机固废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热解是利用有机物的热不稳定性,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受热分解的过程,热解法与焚烧法相比是完全不同的二个过程,焚烧是放热的,热解是吸热的,焚烧的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而热解的产物主要是可燃的低分子化合物,气态的有氢、甲烷、一氧化碳,液态的有甲醇、丙酮、醋酸、乙醛等有机物及焦油、溶剂油等,固态的主要是焦炭或碳黑。焚烧产生的热能量大的可用于发电,量小的只可供加热水或产生蒸汽,就近利用,而热解产物是燃料油及燃料气。
按供热方式不同,热解可以分为直接加热法和间接加热法;直接加热法指垃圾部分直接燃烧,或向热解反应器提供空气、富氧或纯氧作为补充燃料。纯氧作催化剂会产生CO2、H2O等气体,其混在热解可燃气中,稀释了可燃气,会降低热解气的热效应。采用空气作催化剂则含大量N2,更稀释了可燃气,使热解可燃气的热值大大降低。以美国城市垃圾实验数据为例,用空气作催化剂其热值一般在5500kJ/m3左右,而采用纯氧一般在11000kJ/m3左右。间解加热法可利用干墙式导热或一种中间介质来做传热。产热值可达18630 kJ/m3,相当于用空气作氧化剂的直接加热法产生热值的三倍多,完全可当成燃气直接利用,与直接焚烧法相比,热解有以下优点:在热解过程中废弃物的有机物成分能转化成可利用能量形式,其经济性更好;热解产生的燃气视其热值的高低可直接燃烧或和其它高热值燃料混合燃烧,反应过程产生焦油视其性质可制成燃料或提取化工原料。热解焚烧系统的二次污染小,可简化污染控制问题,对环境更加安全;热解法产生的烟气量比直接焚烧法少,特别是烟气中重金属、二恶英类等污染物的含量较少,有利于烟气的净化,降低了二次污染物的排放水平,因而是一种安全的垃圾处理方法。现有的热解工艺主要包括移动床热解、流化床热解、旋转床热解等。总体存在成本较高、热解效率低、容易存在热解气体的散失等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传统有机固废热解技术存在成本较高、热解效率低、容易存在热解气体的散失等缺点,为提高热解效率,降低有机固废的处理成本,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夹套式热解气化焚烧装置,该装备利用热解和焚烧相结合,将热解产生的燃料气进行二次燃烧,为热解提供热量,该装备以热解为核心,外包裹气化燃烧层,形成夹套,将热解产生的气态燃料导回至气化燃烧层进行燃烧,为热解提供热量。
本发明夹套式热解气化焚烧装置包括壳体、热解室,热解室上部设置在壳体外顶部,下部设置在壳体内中心处,热解室顶部一侧开有进料口,热解室外壁与壳体内壁之间的腔体为夹套气化燃烧室,2个以上的热解气导流管一端连通至热解室上部,另一端延伸至夹套气化燃烧室内并设置在热解室外侧,热解气导流管上设置有多个朝向热解室的燃烧喷嘴,燃烧喷嘴一侧设置有点火器,预热管一端设置在壳体上并与外界连通,另一端缠绕在热解气导流管上并与热解气导流管内的布气孔连通,热解气导流管底部倾斜设置有挡板,壳体底部设置有气化燃烧灰斗并位于夹套气化燃烧室底部,热解室内下部并排间隔固定有多个电热丝炉条,热解室底部安装有热解灰斗;
所述进料口内设置有单向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929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