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纺织面料复合的双组分无溶剂聚氨酯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91825.1 | 申请日: | 2022-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58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 发明(设计)人: | 丛小雨;张泽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大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J175/14 | 分类号: | C09J175/14;C08G18/68;C08G18/4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纺织 面料 复合 组分 溶剂 聚氨酯 粘合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聚氨酯粘合剂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纺织面料复合的双组分无溶剂聚氨酯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聚氨酯粘合剂包括A组分和B组分,按双组分无溶剂聚氨酯粘合剂的总重量计,所述A组分包括25‑60份聚醚多元醇、15‑80份聚酯多元醇和10‑55份异氰酸酯,所述B组分包括0‑50份聚醚多元醇和40‑100份聚酯多元醇。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纺织面料复合的双组分无溶剂聚氨酯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用于提高粘合剂的粘结性和环保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氨酯粘合剂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纺织面料复合的双组分无溶剂聚氨酯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纺织面料耐水洗、透湿性等性能,一般会将纺织面料原料与TPU、PVC和PTFE等膜材复合使用。纺织面料主要包括涤纶、锦纶、氨纶和棉等原料。纺织面料复合是利用粘合剂将膜材与单织或混纺面料复合在一起。
目前,主要使用的粘合剂包括双组分溶剂型粘合剂和单组分无溶剂湿气固化型聚氨酯粘合剂。单组分无溶剂湿气固化型聚氨酯粘合剂主要为液态粘合剂,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通过空气及材料中的湿气固化进行粘结,由于湿气含量具有不可控性,因此会引起粘合剂粘结不良的情况;双组分溶剂型聚氨酯粘合剂含有有机溶剂,制备过程中有机溶剂易挥发,从而会引起环境污染的问题。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需要研发一种同时具有高粘结性和绿色环保特点的聚氨酯粘合剂。
发明内容
为了同时提高粘合剂的粘结性和环保性,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纺织面料复合的双组分无溶剂聚氨酯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纺织面料复合的双组分无溶剂聚氨酯粘合剂,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纺织面料复合的双组分无溶剂聚氨酯粘合剂,包括A组分和B组分,按双组分无溶剂聚氨酯粘合剂的总重量计,所述A组分包括25-60份聚醚多元醇、15-80份聚酯多元醇和10-55份异氰酸酯,所述B组分包括0-50份聚醚多元醇和40-100份聚酯多元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照特定比例的聚醚二元醇、聚酯二元醇、异氰酸酯,制备双组分无溶剂聚氨酯粘合剂。与现有技术中的粘合剂相比,避免了使用单组份无溶剂湿气固化型聚氨酯粘合剂时,因需湿气固化导致粘结不良的情况,同时也避免了使用双组份溶剂型粘合剂时,造成有毒溶剂挥发而导致环境污染的问题。因此,本申请同时提高粘合剂的粘结性和环保性,该双组分无溶剂聚氨酯粘合剂可以将膜材与纺织面料牢固地粘接在一起,即使在苛刻的条件下仍具有优异的粘结性。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聚醚多元醇包括聚氧化乙烯二元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氧化乙烯二元醇作为软链,由于不具有侧基,并具有较多的亚甲基,聚氧化乙烯二元醇可以为双组分无溶剂聚氨酯粘合剂提供较好的结晶性,提高粘结层的内聚力和粘结力,从而改善粘合剂的粘结性能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聚醚多元醇还包括聚氧化丁烯二元醇和聚氧化丙烯二元醇中的至少一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聚醚多元醇还包括聚氧化丁烯二元醇和聚氧化丙烯二元醇中的至少一种时,由于聚氧化丁烯二元醇和聚氧化丙烯二元醇具有良好的耐水性,可以改善聚氧化乙烯二元醇耐水性差的缺点,因此,提高用于纺织面料复合的聚氨酯粘合剂在水洗后的粘结性能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聚酯多元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1060-1100份多元酸、405-660份多元醇和0.1-0.5份聚酯催化剂;所述多元酸为己二酸、二聚酸以及氢化二聚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多元醇为二聚醇、氢化二聚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1,4-环己烷二醇以及2-甲基-1,3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聚酯催化剂为钛酸四丁酯和钛酸四异丁酯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大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大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918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