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振动马达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91143.0 | 申请日: | 202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94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森然自;南泽武士;吴虹兵;黄辉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5/04 | 分类号: | H02K5/04;H02K7/12;H02K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杨俊波;于靖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 马达 | ||
提供振动马达。提高限制振动体的振动的限制单元的强度从而提高振动马达的耐冲击性能。振动马达(1A)具有:壳体(10),其具有顶面部(11)、底面部(12)、前表面部(13)、背面部(14)、右侧面部(15)、左侧面部(16);振动体(50),其收纳于壳体,在右侧面部与左侧面部的对置方向上振动;多个限制部(20),其设置于壳体,将振动体的振动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多个限制部包含设置于底面部并配置于振动体的两侧的一对下侧限制部(23、24)。各下侧限制部是朝向顶面部突出的底面部的一部分,具有在振动体的振动方向上相互对置的下侧限制面(26)。各下侧限制面的整周与底面部的与该下侧限制面交叉的其他面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振动马达。
背景技术
如今,在智能手机、平板终端等各种电子设备中内置有振动马达。振动马达至少具有壳体和收纳于壳体的振动体。振动体在壳体内沿规定的方向往复运动。
在振动马达的壳体中,有时设置有将振动体的振动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的限制单元。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振动马达中设置有将振动体的振动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的多个立起部。各个立起部通过切起加工而形成于形成壳体的底面的金属板。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6870996号公报
为了提高振动马达的耐冲击性能,优选提高限制振动体的振动的限制单元的强度。更具体而言,期望即使振动体由于落下的冲击等而与限制单元碰撞,限制单元也不会破损或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为振动马达,其具有:壳体,其具有对置的顶面部和底面部、对置的前表面部和背面部以及对置的右侧面部和左侧面部;振动体,其收纳于所述壳体,在所述右侧面部与所述左侧面部的对置方向上振动;以及多个限制部,该多个限制部设置于所述壳体,将所述振动体的振动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多个所述限制部包含有一对下侧限制部,该一对下侧限制部设置于所述底面部并在所述振动体的振动方向上配置于所述振动体的两侧。各个所述下侧限制部是朝向所述顶面部突出的所述底面部的一部分,具有在所述振动体的振动方向上相互对置的下侧限制面。各个所述下侧限制面的整周与所述底面部的与该下侧限制面交叉的其他面连接。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限制振动体的振动的限制单元的强度从而提高振动马达的耐冲击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振动马达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振动马达的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壳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示出限制部与振动体的位置关系的示意性的剖视图。
图5是作为比较例的壳体的分解立体图。
标号说明
1A:振动马达;10、100:壳体;11、111:顶面部;11a:主表面;11b、11c:面;12、112:底面部;12a:主表面;12b、12c:面;13:前表面部;14:背面部;15:右侧面部;16:左侧面部;17:周面部;20:限制部;21、22、121、122:上侧限制部;23、24、123、124:下侧限制部;25:上侧限制面;26:下侧限制面;30:基板;31:主体部;32:连接部;33:连接端子;40:线圈;50:振动体;51:配重;52:背轭;53:磁铁;54:磁铁收纳部;61、62:弹性部件;63:第1固定部(基端部);64:第2固定部(前端部);65:中间部;66:减震器;125、126:端面;127:贯通孔;L:基准线;θ:倾斜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进行详细地说明。另外,在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全部附图中,对相同或实质上相同的结构、要素原则上使用相同的标号,而不进行重复的说明。
<振动马达的概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911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装在导管的过滤装置
- 下一篇:薄膜及止水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