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芯极耳热压方法和电芯极耳热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90695.X | 申请日: | 2022-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01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 发明(设计)人: | 丛长波;王航;游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逸飞激光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7 | 分类号: | H01M10/0587;H01M10/0525;H01M10/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宋家会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芯极 耳热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电芯极耳热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施力机构沿电芯的轴向滑动,以将所述电芯的端面所连接的翻边的极耳切片捋平;
驱动所述施力机构朝向所述电芯的中心轴运动,以使得捋平的所述极耳切片朝所述电芯的中心轴径向翻折,且所述施力机构与所述电芯的端面之间形成热压空间;
驱动热压机构热压所述热压空间内翻折的所述极耳切片,以供翻折的所述极耳切片热压于所述电芯的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极耳热压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驱动所述施力机构朝所述电芯的中心轴运动时,所述施力机构由所述极耳切片连接电芯端面的一端向另一端抵接收紧,且所述极耳切片未被抵接的部分暴露于所述热压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极耳热压方法,其特征在于,
驱动所述施力机构朝向所述电芯的中心轴运动,以使得捋平的所述极耳切片朝所述电芯的中心轴径向翻折,具体包括:
在驱动所述施力机构沿所述电芯的轴线滑动预设距离时,驱动所述施力机构朝向所述电芯的中心轴运动,以使得捋平的所述极耳切片朝所述电芯的中心轴径向翻折;或者,
在驱动所述施力机构沿所述电芯的轴线滑动至检测到预设点时,驱动所述施力机构朝向所述电芯的中心轴运动,以使得捋平的所述极耳切片朝所述电芯的中心轴径向翻折。
4.一种电芯极耳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持机构,用于夹持电芯;
施力机构,配置为能套设于所述电芯的外周上,且沿所述电芯的轴向运动,以将所述电芯的端面所连接的翻边的极耳切片捋平,所述施力机构还被配置为能朝向所述电芯的中心轴运动,以使得捋平的所述极耳切片朝所述电芯的中心轴径向翻折,且使所述施力机构与所述电芯的端面之间形成热压空间;
热压机构,用于热压所述热压空间内翻折的所述极耳切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极耳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压机构包括热压头,所述热压头能过渡配合于所述热压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极耳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及翻折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翻折组件传动配合,且用于驱动所述翻折组件沿所述电芯的轴向运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翻折组件传动配合,且用于驱动所述翻折组件收紧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极耳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折组件包括第一套筒和施力件,所述施力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筒连接,且所述施力件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一套筒能套设于所述电芯;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套筒传动配合,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施力件沿所述电芯的轴向移动;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施力件传动配合,用于驱动所述施力件的自由端朝向所述电芯的中心轴移动,以形成所述热压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芯极耳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折组件还包括直板,所述直板与所述第一套筒连接,且所述直板与所述施力件沿所述第一套筒的周向分布;当所述第一套筒沿所述电芯的轴向移动时,所述直板用于将所述极耳切片捋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芯极耳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折组件包括多个所述施力件,且所述施力件为弹性片;所述翻折组件包括多个所述直板,多个所述直板和多个所述弹性片绕所述第一套筒的周向依次交替分布,能共同围绕在所述极耳切片的外周并能共同将所述极耳切片捋平,且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能驱动多个所述弹性片均沿所述电芯的轴向移动,并使多个所述弹性片在多个所述直板的内侧形成圆环状的热压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芯极耳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折组件还包括检测件,所述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直板未连接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与所述极耳切片未连接所述电芯的一端是否对齐;或者,
沿所述电芯的轴向,所述极耳切片具有距离所述极耳切片未连接所述电芯的一端设定距离的检测点;所述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直板未连接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与所述检测点是否对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逸飞激光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逸飞激光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9069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