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数据采集用电力电缆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90244.6 | 申请日: | 202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01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伊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捷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32;H01B7/42;H01B9/00;H01B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杨敏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数据 采集 用电 电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数据采集用电力电缆,包括管型保护架,所述管型保护架内设置有数据传输线芯,所述管型保护架的外部包裹有分隔保护层,所述分隔保护层与管型保护架之间设置有若干组导电线芯,若干组所述导电线芯沿所述管型保护架的周向均匀设置,所述分隔保护层朝向所述管型保护架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分隔凸条,若干所述分隔凸条沿所述管型保护架的周向均匀设置,相邻两条分隔凸条之间形成有线芯保护腔,若干所述导电线芯位于与所述线芯保护腔正对的位置,所述导电线芯与所述线芯保护腔一一对应,所述分隔凸条原理所述红分隔保护层的一侧为分隔尖部,所述分隔尖部正对相邻两组导电线芯之间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数据采集用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光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有线通信网的骨干网和局间中继线路已普遍使用光缆,光纤进入接入网已成为必然趋势。但光缆敷设费用太高,接头费用和终端光-电转换费用昂贵,因此,在光纤化普及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接入网的用户线仍将以金属缆为主。金属缆主要包括全塑电缆、同轴电缆和数据电缆三种。其中,数据电缆是目前比较理想的宽带接入网的传输媒体,它具有制造成本较低、结构简单、可扩充性好、便于网络升级的优点,主要用于大楼综合布线、小区计算机综合布线等。
相对于市面上的普通的数据电缆在作业时,常常会有人没注意脚下而踩到电缆,或者外界其他因素对电缆施加压力,造成内部的线芯相互挤压摩擦,极容易影响电力或数据的传输,长此以往极易造成电缆的损坏,影响电缆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数据采集用电力电缆,其具有抗挤压效果好,保证电力、数据的传输,提高使用寿命的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数据采集用电力电缆,包括管型保护架,所述管型保护架内设置有数据传输线芯,所述管型保护架的外部包裹有分隔保护层,所述分隔保护层与管型保护架之间设置有若干组导电线芯,若干组所述导电线芯沿所述管型保护架的周向均匀设置,所述分隔保护层朝向所述管型保护架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分隔凸条,若干所述分隔凸条沿所述管型保护架的周向均匀设置,相邻两条分隔凸条之间形成有线芯保护腔,若干所述导电线芯位于与所述线芯保护腔正对的位置,所述导电线芯与所述线芯保护腔一一对应,所述分隔凸条原理所述红分隔保护层的一侧为分隔尖部,所述分隔尖部正对相邻两组导电线芯之间的位置,所述管型保护架上与所述分隔尖部正对的位置开设有监测凹槽,所述监测凹槽内每隔预设距离均设置有信号触发模块,相邻两个所述信号触发模块之间设置有监测光纤,若干信号触发模块之间均通过监测光纤数据连接,所述监测光纤收到挤压时向所述信号触发模块传输触发信号,
所述分隔保护层外还包裹有绝缘层、内铠装层和外铠装层,所述绝缘层、内铠装层和外铠装层有内到外依次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传输线芯与所述管型保护架之间还填充有内填充层。
进一步的,所述内填充层由隔热聚酯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层与所述分隔保护层之间还设置有散热层,所述散热层为若干散热颗粒填充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线芯保护腔内开设有多个散热通孔,所述线芯保护腔通过散热通孔与所述散热层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线芯保护腔内还设置有多根柔性散热条,所述柔性散热条与散热通孔一一对应,所述柔性散热条的一端插入所述散热通孔内,另一端与所述导电线芯抵触。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层的厚度大于所述柔性散热条的长度,且所述柔性散热条的长度大于5mm。
进一步的,所述信号触发模块包括检测子模块和发送子模块,所述检测子模块配置有触发策略,若所述检测子模块检测到检测光纤的触发信号满足所述触发策略则生成警报信号,所述发送子模块用于发送所述警报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捷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捷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902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