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湖藻类生态治理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89796.5 | 申请日: | 202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94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刘爱宝;王凯;朱辉;董畔;孙信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E02B15/06;E02B1/00;E02B3/02;C12M1/00;C12N1/20;C12R1/01;A01G33/00;A01G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藻类 生态 治理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湖藻类生态治理装置,涉及河湖生态治理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筒体、连杆和围挡,多个筒体在连杆的连接下组成藻类培养区,围挡围绕在藻类培养区的外围;筒体为透明筒体结构,筒体以半潜的方式置于水面上,在藻类培养区内形成点阵结构的透光结构;筒体的顶部设有聚光透镜,筒体的内部设有与聚光透镜对应的散光镜;筒体内固定设有增气泵;筒体内还固定设有用于补光的灯柱。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河湖藻类生态治理的方法,本发明可实现藻类与水下水生植物共存,可为水下植物提供光照,提高水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同时可提高水体的含氧量,增大水体的溶解氧,有利恢复水体生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河湖生态治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河湖藻类生态治理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水体中接纳了过量的氮、磷等营养性物质,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不断加剧,尤其是城市景观水体以及周围水域普遍存在富营养化或超营养化状态。这种水体富营养化状态,使得藻类大量繁殖,水面被藻类遮盖,水体透明度和溶解氧下降,阳光难以进入,严重抑制了深层水体的光合作用,从而使水体生态系统和水功能受到阻碍和破坏,进一步加剧了湖泊水体的污染程度,现有的做法就是通过打捞的方式进藻类清除,这种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起到的作用也只是暂时消除水面的部分藻类,无法彻底清除水面藻类。
而藻类可以高效地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利用并消耗水体内的大量N、P等营养性物质,并固定空气中的CO2,是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途径之一,为了能够利用藻类这一特征,我们提出一种河湖藻类生态治理装置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无法利用藻类进行水体生态治理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河湖藻类生态治理装置及方法。该河湖藻类生态治理装置,可实现藻类与水下水生植物共存,可为水下植物提供光照,提高水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同时可提高水体的含氧量,增大水体的溶解氧,有利恢复水体生态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河湖藻类生态治理装置,包括筒体、连杆和围挡,多个所述筒体在连杆的连接下组成藻类培养区,所述围挡围绕在藻类培养区的外围;所述筒体为透明筒体结构,所述筒体以半潜的方式置于水面上,在藻类培养区内形成点阵结构的透光结构;所述筒体的顶部设有聚光透镜,所述筒体的内部设有与所述聚光透镜对应的散光镜;所述筒体的外壁设有用于所述连杆连接的套件;所述围挡上等间距设有用于所述连杆连接的支撑件;所述筒体内固定设有增气泵,所述增气泵的出气端延伸至筒体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曝气头,筒体的顶部周向上设有多个进气孔;所述筒体内还固定设有用于补光的灯柱。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筒体组合构成正多边形的矩阵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聚光透镜为凸透镜,聚光透镜的半径大于筒体的半径,所述聚光透镜的下方固定设有与所述筒体外径尺寸大小相适配的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筒体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散光镜呈锥形结构,所述散光镜的底部设有固定座,顶部设有用于所述灯柱穿过的通孔,表面设有蜂窝状的反光凹面。
进一步的,所述套件为箍套,所述箍套固定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外部,所述箍套的周向上均布固定有多个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上固定设有轴座,所述轴座上设有用于所述连杆连接的活动连接件。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为立柱,所述立柱间距设置在所述围挡上,该间距的长度为两个所述筒体之间的筒距长度,所述立柱的中部固定设有第三连接座,所述第三连接座上固定设有轴座,所述轴座上设有用于所述连杆连接的活动连接件。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连接件包括用于活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内螺纹套筒,所述内螺纹套筒远离连杆的一端固定设有轴套,所述轴套以转动的方式连接在轴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内螺纹套筒的外侧设有防滑齿,所述内螺纹套筒的内部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杆的端部设有与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科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897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抖检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移动开启式日光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