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补光照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87498.2 | 申请日: | 2022-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83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都金龙;乔凯;吴永斌;杨海波;张黎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美光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9/00;A01G7/04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曾旻辉 |
地址: | 51904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 照明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补光照明装置,所述植物补光照明装置包括:灯身组件,所述灯身组件包括灯身主体及镇流器组件,所述灯身主体设有容置腔、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前盖组件,后盖组件,所述后盖本体盖设于所述第二开口上;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安装件连接,且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镇流器组件电性连接,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灯身组件沿所述后盖组件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由于光源组件与灯身主体为上下设置,结构紧凑,整体体积较小,因此在温室使用中,光源组件被罩在灯身主体下,在白天无需照明的时候能够减少对太阳光造成的额外遮挡,从而有利于增大植物的受光照的面积和光合作用效率,提高植物的生长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补光灯具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植物补光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工业化、城市化节奏的加快,汽车尾气排放、工业废气、垃圾焚烧导致雾霾严重,大气透明度不断下降,致使地球表面接受到阳光辐射日趋减少,严重影响植物生长所需,光照不足,植物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国内外现代化温室的快速发展,为了给农作物创造适宜作物生长的条件,来增加产量。推广科学种粮、科技种粮、切实提高种植效益,研究开发出更有利于植物生长的种植手段刻不容缓。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光系统在现代化农业中起着关键作用,各式各样的植物补光灯都应用在温室大棚上。然而,目前的植物补光灯体机外观造型比较单一,且体积过大,质量重,在温室使用中,当白天不亮灯的时候整体遮挡太阳光面积过大,影响植物的生长效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植物补光照明装置,能够有效提高植物的生长效率。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植物补光照明装置,所述植物补光照明装置包括:灯身组件,所述灯身组件包括灯身主体及镇流器组件,所述灯身主体设有容置腔、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分别连通于所述容置腔的相对两端,所述镇流器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前盖组件,所述前盖组件盖设于所述第一开口上;后盖组件,所述后盖组件包括后盖本体与安装件,所述后盖本体与所述安装件连接,所述后盖本体盖设于所述第二开口上;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安装件连接,且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镇流器组件电性连接,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灯身组件沿所述后盖组件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上述植物补光照明装置,在安装过程中,将镇流器组件安装于容置腔内,将光源组件与镇流器组件电性连接,然后将前盖组件及后盖组件分别盖设于灯身主体的相对两端,将光源组件固定在安装件上。由于光源组件与灯身主体为上下设置,结构紧凑,整体体积较小,因此在温室使用中,光源组件被罩在灯身主体下,在白天无需照明的时候能够减少对太阳光造成的额外遮挡,从而有利于增大植物的受光照的面积和光合作用效率,提高植物的生长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身主体还设有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容置腔沿所述灯身主体的宽度方向相邻设置于灯身主体内,所述前盖组件设有与第一风道对应设置的第一散热孔,所述后盖本体设有与第一风道对应设置的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一风道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散热孔及所述第二散热孔与外界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盖组件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连接于所述第二散热孔的孔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身主体还设有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沿所述灯身主体的高度方向与所述容置腔相邻设置于所述灯身主体内,所述前盖组件设有与所述第二风道对应设置的第三散热孔,所述后盖本体设有与第二风道对应设置的第四散热孔,所述第二风道分别通过所述第三散热孔及所述第四散热孔与外界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身主体还设有第三风道,所述第三风道沿所述灯身主体的高度方向与所述第一风道相邻设置,且沿所述灯身主体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三风道与所第二风道相邻设置,所述前盖组件上设有与第三风道对应设置的第五散热孔,所述后盖本体上设有与第三风道对应设置的第六散热孔,所述第三风道分别通过所述第五散热孔与所述第六散热孔与外界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美光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美光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874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