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84028.0 | 申请日: | 2022-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98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李仁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天融信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天融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天融信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172 | 分类号: | G06F16/172;G06F16/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吕爱霞 |
地址: | 10008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处理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应用于包括待写入文件、待读取文件和待处理文件三者的当前文件序列中,该方法包括:判断是否检测到写入数据;当检测到写入数据时,确定与写状态相对应的待写入文件,并将写入数据写入待写入文件中;当未检测到写入数据时,判断是否检测到读取指令;当检测到读取指令时,确定与读状态相对应的待读取文件,并读取待读取文件中的缓存数据。可见,该方法能够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并保障缓存量大时的数据处理效率不会降低,同时,该方法还能够在回收数据信息时对空间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单向光闸(又称单向网闸)通常部署在不同安全等级的网络之间,通过单向无反馈传输物理环境,实现数据由低安全域单向传输到高安全域。目前,能够在单向光闸中实现文件缓存的文件存储方法仍存在如下不足:
①数据块缓存记录和数据块数量非常多,从而使得数据量较大时效率会降低;
②数据块缓存记录和数据块分开存储,导致读取1个数据块至少要移动2次位置,特别是使用机械硬盘时,数据缓存量越大效率越低;
③在数据块被读取后,数据块的空间需要回收,这需要内端机在程序中记录每一个回收的数据块信息,特别是释放的空间小于将要写入数据块的大小时,又导致释放的空间利用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能够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并保障缓存量大时的数据处理效率不会降低,同时,该方法还能够在回收数据信息时对空间的利用率。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包括待写入文件、待读取文件和待处理文件三者的当前文件序列中,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是否检测到写入数据;
当检测到所述写入数据时,确定与写状态相对应的待写入文件,并将所述写入数据写入所述待写入文件中;
当未检测到所述写入数据时,判断是否检测到读取指令;
当检测到所述读取指令时,确定与读状态相对应的待读取文件,并读取所述待读取文件中的缓存数据。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该方法应用于包括待写入文件、待读取文件和待处理文件三者的当前文件序列中,具体的,该方法可以优先判断是否检测到写入数据;从而判断是启动写、读、空三文件的流转循环,还是启动读、空、写三文件的流转循环,进而确保该数据处理方法能够以预期的形式开始运作。然后,当检测到写入数据时,确定与写状态相对应的待写入文件,并将写入数据写入待写入文件中;可见,该过程能够实现数据的写入,以使写入的数据等待被读取,并在同时可以将写状态传递给下一循环文件,从而能够在实现数据处理的过程的同时,实现进程流转的效果,避免作业量的堆积,提高整体处理效率。再然后,该方法在未检测到写入数据时,判断是否检测到读取指令;可见,该方法可以在未启动写、读、空三文件的流转循环,判断是否启动读、空、写三文件的流转循环,从而以此来确保该数据处理方法的正确、有效的运作,避免非写入事件导致的方法失效。最后,该方法当检测到读取指令时,确定与读状态相对应的待读取文件,并读取待读取文件中的缓存数据;该方法能够在读取数据的同时,实现读、空、写三者的流转循环,从而实现另一种数据处理启动方式,进而在提高数据处理效率的同时,提高该方法的稳定性和适用性。
进一步地,在所述将所述写入数据写入所述待写入文件中,或所述读取所述待读取文件中的缓存数据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与空状态相对应的待处理文件;
回收对待处理文件中的历史数据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融信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天融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天融信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融信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天融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天融信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840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