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云上微服务架构应用部署和运维管理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81694.9 | 申请日: | 2022-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9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 发明(设计)人: | 杨旭;玄德;肖传楠;李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9/455 | 分类号: | G06F9/455 |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潘悦梅 |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服 架构 应用 部署 管理 方法 系统 | ||
1.一种云上微服务架构应用部署和运维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创建应用,设置应用名称、应用标签和应用描述;
通过开源堆栈K8S+Docker上传程序包,构建镜像并设置程序包版本作为镜像标签;
通过开源堆栈K8S+Docker进行容器化,在应用下创建应用实例;
对应用实例进行基础配置和可选配置,通过基础配置设置应用实例的名称、K8S中pod数量、资源配置和环境变量,通过可选配置选择性的将应用服务接入应用性能追踪服务、云监控服务和云日志服务;
将用户创建的应用服务注册至服务注册中心,注册中心的地址在创建应用实例时的环境变量中设置,通过服务注册中心对应用服务以及应用服务实例进行可视化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上微服务架构应用部署和运维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包包括Dockerfile文件,上传程序包后,创建容器镜像目录、编译Dockerfile文件、并指定镜像名称,生成可用镜像;
对于所述程序包和所述应用均通过多租户的方式进行管理,不同的租户使用不同程序包仓库进行程序包管理,不同的租户使用同一个镜像仓库的不同镜像项目进行镜像管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上微服务架构应用部署和运维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采用开源堆栈K8S+Docker进行容器化,依次执行如下操作在应用下创建应用实例:
选择存在可使用的K8S集群;
选择K8S集群命名空间;
选择应用;
选择应用下可用的镜像;
设置应用实例名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上微服务架构应用部署和运维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接入方法将应用服务接入应用性能追踪服务:为应用deployment添加init-container、将性能追踪服务agent文件以挂载卷的方式共享给应用的container;
所述接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构建性能追踪服务镜像;
initContainers通过mse-agent卷挂载mse-agent-sidecar中的/mse/agent;
将上述构建的性能追踪服务镜像中的agent目录复制到/mse/agent目录,
对应的应用服务启动时挂载到mse-agent卷;
并将对应的应用服务挂载到容器的/usr/nse/agent目录;
通过如下接入方法将应用服务接入云监控服务:
将采集器代码进行编译,并配合配置文件config.yaml,将上述两个文件打包为docker镜像;
在容器中启动main即可采集数据并上报;
将采集器agent的镜像与应用实例运行在同一个pod不同的container中,应用的信息在部署时设置为容器采集器agent的环境变量;
采集器主程序main读取应用的接口获取监控数据,并对获取的监控数据进行展示;
对获取的监控数据进行展示,展示的信息包括:
服务的累计信息和时序曲线,所述服务的累计信息包括请求量、错误率、平均耗时,所述服务的时序曲线包括请求量、错误率、响应耗时以及HTTP状态码;
服务实例的累计信息和时序曲线,所述服务实例的累计信息包括请求量、错误率和平均耗时,所述服务实例的时序曲线包括请求量、错误率、响应耗时和HTTP状态码;
服务实例接口的累计信息和时序曲线,所述服务实例接口的累计信息包括请求量、错误率和平均耗时,所述服务实例接口的时序曲线包括请求量、错误率、响应耗时和HTTP状态码;
通过如下接入方法将应用服务接入云日志服务:
获取到云日志镜像后,修改chart包增加云日志配置;
进行云日志配置挂载,将云日志配置挂载至和主目录相同的目录;
调用K8S接口增加云日志镜像配置,创建deployment和configmap。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上微服务架构应用部署和运维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服务注册中心对应用服务以及应用服务实例进行可视化管理,包括对服务的上下线、服务的元数据处理、服务调用的权重比例和查看服务实例详情进行管理服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未经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8169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