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路换向阀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79243.1 | 申请日: | 2022-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42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贺玉玲;王磊龙;纪凡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玉玲 |
主分类号: | F16K11/22 | 分类号: | F16K11/22;F16K11/24;F16K27/04;F16K31/06;F15B1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向 | ||
本发明属于多路换向阀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设有连通关系的三个阀芯的多路换向阀,利用该多路换向阀控制两个油缸进行动作的过程中,通过对三个阀芯之间动作的配合控制,当一个油缸伸出负载较大,另一个油缸收缩负载较小时,可以使负载较小的油缸的回油油路产生背压,而负载较大的油缸的回油油路正常回油,从而使两个油缸的负载平衡,运行速度不会出现太大差距,达到对两个油缸同时控制的效果,提高对两个油缸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路换向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路换向阀。
背景技术
在现代城市建筑施工中,一般会使用大量的工程机械进行施工工作,对于城市建设飞快的今天,对行走机械的性能要求也在逐年上升。现有的行走机械结构在运动时需要通过液压系统来提供动力,通过液压系统中的工作元件油缸来控制行走机械各部件进行工作,而在液压系统中,通常使用多路换向阀来同时对多个油缸进行控制。
然而,现有的行走机械上一般情况下油缸在伸出时处于负载状态,而油缸在收缩时由于压力油推动油缸的方向与负载方向一致,使得油缸会出现吸空现象,液压泵的流量会大量流入吸空的油缸,而使负载大的油缸速度变得很慢,从而当在两个油缸一个伸出一个收缩时,由于负载差较大的原因使得收缩的油缸运行速度较快,而伸出的油缸运行速度较慢,从而就很难或者不能实现对两个油缸同时控制,而即使能够实现对两个油缸的同时控制,也需要有多年熟练操作经验的驾驶员进行操作,对于这个问题现有技术中一般会在多路换向阀的每一联换向阀上加装压力补偿器进行解决,而压力补偿器的成本较高,结构复杂,不利于多路换向阀的大量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路换向阀,以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该多路换向阀包括,阀体和三个阀芯;阀体上设有进口、出口和四个工作口,以及插装三个阀芯的三个阀孔;第一阀孔的内表面和第二阀孔的内表面分别依次设有七个环形槽,第三阀孔的内表面依次设有三个环形槽;
进口分别与第一阀孔的第二环形槽连通,通过单向阀与第一阀孔的第五环形槽连通,以及通过单向阀与第二阀孔的第五环形槽连通;出口与第二阀孔的第一环形槽连通;第一阀孔的第一环形槽与第二阀孔的第二环形槽连通,第一阀孔的第三环形槽与第一阀孔的第七环形槽连通以及与第三阀孔的第一环形槽连通,第一阀孔的第四环形槽与第一工作口连通,第一阀孔的第六环形槽与第二工作口连通;第二阀孔的第一环形槽与第三阀孔的第二环形槽连通,第二阀孔的第三环形槽与第二阀孔的第七环形槽连通,第二阀孔的第四环形槽与第三工作口连通,第二阀孔的第六环形槽与第四工作口连通,第二阀孔的第七环形槽与第三阀孔的第三环形槽连通;
第一阀芯的中位和第二阀芯的中位相同,对应阀孔中的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连通,其余环形槽之间互不连通;第一阀芯的右位和第二阀芯的右位相同,对应阀孔中的第三环形槽和第四环形槽连通,第五环形槽和第六环形槽连通,其余环形槽之间互不连通;第一阀芯的左位和第二阀芯的左位相同,对应阀孔中的第四环形槽和第五环形槽连通,第六环形槽和第七环形槽连通,其余环形槽之间互不连通;第三阀芯的中位,三个环形槽之间大开口连通;第三阀芯的右位,第一环形槽与第二环形槽之间小开口连通,第二环形槽和第三环形槽之间大开口连通;第三阀芯的左位,第一环形槽与第二环形槽之间大开口连通,第二环形槽和第三环形槽之间小开口连通;
第一阀芯位置与第二阀芯位置相同时,第三阀芯中位;第一阀芯右位且第二阀芯左位时,第三阀芯右位;第一阀芯左位且第二阀芯右位时,第三阀芯左位。
优选的,该多路换向阀设有第一手柄;第一手柄与第一阀芯连接,以驱动第一阀芯沿第一阀孔进行往复移动。
优选的,该多路换向阀设有第二手柄;第二手柄与第二阀芯连接,以驱动第二阀芯沿第二阀孔进行往复移动。
优选的,该多路换向阀设有两个电磁铁:两个电磁铁位于第三阀芯的两端,以驱动第三阀芯沿第三阀孔进行往复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玉玲,未经贺玉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792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