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生产中连接供料管和溢流槽的L管安装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878350.2 | 申请日: | 2022-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175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 发明(设计)人: | 顾权;潘庆龙;齐小飞;谢宁;薛红娟;苏钢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彩虹(合肥)液晶玻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3B7/02 | 分类号: | C03B7/02;C03B7/07;C03B17/06 |
| 代理公司: | 合肥元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49 | 代理人: | 李传成 |
| 地址: | 230012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生产 连接 供料 溢流 安装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生产中连接供料管和溢流槽的L管安装机构,包括连接L管以及配合放置于连接L管内部上端的供料管。本发明通过第一安装环、第一测试杆以及第二安装环、第二测试杆的设置,在对连接L管形成防护加强的同时,通过第一测试杆、第二测试杆上的刻度变化,也可对连接L管位于放置墙体内的部分的形变进行观测;通过加热丝以及加热器的设置,用于连接L管内的流料的温度的稳定,实现溢流槽的稳定供料,保证成型工序的品质;通过定位机构的设置,通过该机构的设置,可对供料管以及连接L管进行快速对接,操作方便,通过在供料长管外部设置划线槽,可实时观测到供料管伸入L管内的部分,方便实际操作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晶玻璃基板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生产中连接供料管和溢流槽的L管安装机构。
背景技术
溢流下拉法是目前液晶玻璃基板的主流生产方式之一,其主要生产流程为熔解、成型、半成品加工、研磨、检验。溢流槽是液晶玻璃基板制造中玻璃成型技术的关键装备,而L管用于连接供料管以及溢流槽。供料管通过插入L管上端入口,将通道中的玻璃料排入成型炉溢流槽,溢流槽通过Y型的设计,将玻璃料从两侧溢出,在Y型结构的溢流槽下端汇合,并由拉边机、夹送辊等组成的成型机构牵引成玻璃母板,由横切机进行水平切割,形成半成品,由机器人搬运至传送带。L管与溢流槽相接,在L管与溢流槽安装后,使用盖板砖进行砌筑,将L管进行包覆,保温的同时,对L管进行防护,在砌筑完成后,还需进行供料管与L管的对接,以保证供料管位于L管上端的中心处,对接完成后,将供料管伸入L管内一段距离,一般为150~500mm。
在实际操作时,由于L管受热易形变,且L管位于盖板砖内的部分的形变不易观测;此外,由于操作区温度较高,供料管与L管的对接较为麻烦,且供料管伸入L管内的长度仅靠人工感知,存在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玻璃生产中连接供料管和溢流槽的L管安装机构,通过第一安装环、第一测试杆以及第二安装环、第二测试杆的设置,在对连接L管形成防护加强的同时,通过第一测试杆、第二测试杆上的刻度变化,也可对连接L管位于放置墙体内的部分的形变进行观测;通过加热丝以及加热器的设置,用于连接L管内的流料的温度的稳定,实现溢流槽的稳定供料,保证成型工序的品质;通过定位机构的设置,通过该机构的设置,可对供料管以及连接L管进行快速对接,操作方便,通过在供料长管外部设置划线槽,可实时观测到供料管伸入L管内的部分,方便实际操作使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玻璃生产中连接供料管和溢流槽的L管安装机构,包括连接L管以及配合放置于连接L管内部上端的供料管,所述连接L管外部远离供料管的一端配合放置有马弗炉;
所述连接L管的外部设有放置墙体;
所述连接L管的外部套装有加热丝,所述加热丝与连接L管之间形成安装空腔,所述安装空腔内均布有第一安装环,所述第一安装环固定安装于连接L管的外部;
所述放置墙体内部开有L型槽,所述连接L管位于L型槽内;
所述放置墙体的下端设有底部承载机构;
所述连接L管外部的上端配合安装有定位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环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测试杆,所述放置墙体左右两侧面均开有与第一测试杆相配合的第一安装孔;
所述第一测试杆外表面设有刻度。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L管外部的上端套装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固定安装于L型槽内部的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L管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供料管配合放置于第一连接管内部的上端,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马弗炉相连通;
所述加热丝位于第一连接管靠近第二连接管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彩虹(合肥)液晶玻璃有限公司,未经彩虹(合肥)液晶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783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负压燃烧生物质颗粒无烟炉
- 下一篇:一种基于数据增广的零样本分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