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测斜技术的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74850.9 | 申请日: | 2022-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28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郭淑君;程正璞;雷鸣;谢兴隆;李秋辰;沙娜;于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V1/40 | 分类号: | G01V1/40;G01V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300304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技术 地震 层析 成像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测斜技术的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及系统,涉及地震层析成像领域,该方法包括:由激发井的井口位置坐标、接收井的井口位置坐标、第一、第二测斜数据确定激发井全井段的下井井轨迹和接收井全井段的下井井轨迹;根据下井井轨迹建立井间地震层析成像的观测系统;由井间地震层析成像的观测系统采集野外地震数据;根据激发井的井口位置坐标、接收井的井口位置坐标、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测斜数据,得到激发井全井段的井轨迹和接收井全井段的井轨迹;基于激发井全井段的井轨迹、接收井全井段的井轨迹和提取的初至波旅行时,采用射线层析法确定井间地层结构图像。本发明解决了井下收发系统定位不准、边界条件不清晰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震层析成像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测斜技术的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地震透射层析成像是在井中、地面或坑道中,一端布置激发装置,一端布置接收装置,记录其间的地震透射波数据,对蕴含的物理定律和数学关系进行层析解析,把得到地震波走时或振幅信息转换为地层内部速度(慢度的倒数)结构或衰减特性,用图像表示出来,依据地质资料识别目标地层和异常地质体。
井中检波器是地震波信号的接收端,能把传输到地层边界或水中的地震波转换成电信号的机电转换装置,要求与地层较稳定地耦合,并有效适应井中环境。在实际使用时,常常经过串联、固定成多道接收装置,与传输电缆连接,将采集到的地震波传输到地震仪中。这是地震透射层析成像系统在野外数据采集时的重要部件,但其适用于直竖井,在大深度、变轨迹斜井中的自定位功能研发较少。
野外进行地震透射层析成像时,检波器组合接收装置通过传输复合缆用人工或铰链提拉和下放只能控制接收装置的移动长度,但无准确的空间定位信息,因下放的接收装置在孔中的位置未知(如深斜井、变轨井、弯曲坑道),众多不利因素导致接收装置在井壁上的推靠位置出现很大偏差,最终成图时无准确的层析边界,成像范围失真,不仅拖长探测周期,更影响探测质量等问题。
因此,亟需一种能快速准确及时获取地震透射波信号和边界条件的采集方法,以满足深部钻井工程中井中地震层析成像技术的工艺要求及对地层的解释精度需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测斜技术的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及系统,以解决高温常规定向深井中实施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时,井下收发系统定位不准、边界条件不清晰的问题,从而提高成像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基于测斜技术的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包括:
获取激发井的井口位置坐标和接收井的井口位置坐标;所述激发井和所述接收井均为井底温度大于设定温度值且井斜角小于设定角度的定向井;所述激发井的井口位置坐标是将第一设备向所述激发井下放时,由所述第一设备中的第一测斜仪测得的;所述接收井的井口位置坐标是将第二设备向所述接收井下放时,由所述第二设备中的第二测斜仪测得的;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同时下放;
获取第一测斜数据和第二测斜数据;所述第一测斜数据为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激发井由井口向井底下放过程中,所述第一测斜仪测得的测斜数据;所述第二测斜数据为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接收井由井口向井底下放过程中,所述第二测斜仪测得的测斜数据;所述测斜数据包括井深、井斜角和方位角;
由所述激发井的井口位置坐标和所述第一测斜数据确定所述激发井全井段的下井井轨迹,由所述接收井的井口位置坐标和所述第二测斜数据确定所述接收井全井段的下井井轨迹;
根据所述激发井全井段的下井井轨迹和所述接收井全井段的下井井轨迹建立井间地震层析成像的观测系统;
基于所述井间地震层析成像的观测系统,采集野外地震数据;所述野外地震数据为将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同时上提时,所述第一设备中的震源在上提过程中每个激发点位激发一炮时,所述第二设备中的检波器在相应的接收点位接收到的地震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未经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748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源端电网送出线路保护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管道清淤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