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滑动部件、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69892.3 | 申请日: | 2022-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08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1 |
发明(设计)人: | 前田智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15/20 | 分类号: | G03G15/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叶乙梅 |
地址: | 日本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动 部件 定影 装置 以及 图像 形成 | ||
提供耐久性高、能够实现良好的画质的滑动部件、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定影装置(12)使形成于片材(P)上的调色剂像热定影。该定影装置(12)具备滑动片(35),该滑动片(35)具有与定影带(31)的内周面抵接并滑动的滑动接触面(35a),该滑动片(35)具有包含氟树脂纤维的织物结构,在滑动接触面(35a)配置有通过热压被平坦化的所述氟树脂纤维,并具有耐热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滑动部件、具有该滑动部件的定影装置以及具有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图像形成装置一般具有定影装置,通过该定影装置将调色剂像定影在片材上。具体而言,如专利文献1所述,定影装置具备作为加热部件的定影带、以及接近定影带并相对配置的作为加压部件的加压辊,还具备配置于定影带的内侧的支承部件、加热源(加热器)以及支承部件。定影带是形成为环状的柔性带,通过配置在内侧的支撑部件维持为规定的形状,在与加压辊之间形成有定影夹持部。在此,定影带与支承部件接触,定影带旋转时相对于支承部件滑动。支承部件用于赋予背压以使支承部件能够承受来自加压辊的压力。此外,通过定影带和加压辊的旋转,转印有调色剂像的片材被导入并通过定影夹持部。此时,片材被定影带(加热器)加热,并被加压辊加压,由此,调色剂像被定影在片材上。
如上所述,当定影带旋转时,相对于支撑部件滑动。即,定影带与支撑部件滑动,为了不妨碍定影带的旋转,优选定影带与支撑部件之间的摩擦力小。例如,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在与上述支撑部件对应的按压部件中,在与上述定影带对应的树脂膜管状体的滑动面上形成有片状滑动部件。由此,树脂薄膜管状体(定影带)的旋转顺滑地进行。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片状滑动部件是滑动面由包含耐热性树脂而构成的非多孔片构成,在表面有凹凸的基材上设置非多孔片,使氟树脂浸渗于基材,其中氟树脂具有构成非多孔片的耐热性树脂的熔点以下的熔点,将氟树脂作为粘合剂,对非多孔片和基材进行加热、加压使其层叠来构成的。另外,还记载了在树脂膜管状体(定影带)与片状滑动部件之间夹有润滑剂。
但是,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片状滑动部件存在耐久性低的问题。因此,在使图像形成装置工作时,存在片状滑动部件容易破损、需要频繁维护的问题。
因此,例如,如专利文献3及专利文献4中记载,提出了编织氟树脂纤维制成织物状的滑动部件。根据该滑动部件,与使氟树脂浸渗于基材而成的构成的滑动部件相比,具有耐久性高的效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3301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468315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许652070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许65874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3和专利文献4所记载的滑动部件由于将氟树脂纤维编织形成织物状,因此,表面的凹凸比较大。即,该滑动部件的与定影带的滑动面的表面粗糙度Ra变得比较大。因此,在定影时,滑动部件的滑动面的凹凸有可能经由定影带给片材(调色剂)带来影响。即,存在难以提高形成于片材的图像的画质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耐久性高、能够实现良好的画质的滑动部件、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方式涉及的滑动部件是具有耐热性的滑动部件,其具有包含氟树脂纤维的织物结构,滑动接触面配置有通过热压被平坦化的所述氟树脂纤维。
由此,能够实现耐久性高,且滑动接触面的凹凸少的滑动部件。根据该滑动部件,通过具备图像形成装置的定影装置,发挥使图像形成中的画质提高,且耐久性高的效果。
此外,平坦化不是完全没有凹凸的状态,也可以有些许凹凸,但是指设为凹凸比较小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698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