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注液方法及电池注液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69310.1 | 申请日: | 2022-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07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徐鑫;李核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609 | 分类号: | H01M50/609;H01M50/6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淑华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沙市自由贸易试***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注液方法及电池注液系统。该电池注液方法包括:第一容器与注液腔连通,对注液腔抽真空,使第一容器达到预设压力值并对第一容器内的多个电池测漏;第一容器与注液腔断开,向注液腔内注入电解液至没过多个计量杯的杯顶,使得多个所述计量杯内注满电解液;第一容器与注液腔连通,对第一容器和注液腔抽正负压循环,使多个计量杯内的电解液注入一一对应的多个电池内。该电池注液方法通过对第一容器和注液腔同时抽正负压循环,实现对第一容器内的多个电池测漏及排气,负压有助于加快电解液注液,提高电池注液效率,同时保证在高正压和高真空下,电池的内外压力相等,避免损坏电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注液方法及电池注液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锂电池产业是当今可持续发展新型清洁能源之一,锂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长、无污染、重量轻、自放电小的优点,锂电池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在锂电池生产过程中,需向电池内注入电解液。具体地,将二级杯与电池扣合在一起,注液泵向二级杯内定量注入电解液,对电池抽真空注液,注完液后将扣合在一起的二级杯和电池一同放入密闭的静置腔内进行静置,静置期间对静置腔反复正负压循环,直到电解液充分注入电池。
但是上述方案存在如下缺陷:注液完成后需要利用转载机构对扣合在一起的二级杯和电池进行转载使其转移至静置腔内,增加了设备成本,同时上述静置腔由于需要容纳二级杯与电池,整个体积较大,一般体积大于30L、其材料和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电池注液方法设备成本高、体积大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节省成本、体积小的电池注液方法及电池生产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注液方法,包括:第一容器与注液腔连通,对所述注液腔抽真空,使所述第一容器达到预设压力值并对所述第一容器内的多个电池测漏;所述第一容器与所述注液腔断开,向所述注液腔内注入电解液至没过多个计量杯的杯顶,使得多个所述计量杯内注满电解液;所述第一容器与所述注液腔连通,对所述第一容器和所述注液腔抽正负压循环,使多个所述计量杯内的电解液注入一一对应的多个所述电池内。
可选的,所述电池注液方法还包括:通过减法或提升法对所述注液腔内电解液进行计量。
可选的,所述的通过减法或提升法对所述注液腔内电解液进行计量,具体包括:驱动多个所述计量杯上升,使所述计量杯的液体入口上升至所述注液腔内的液面的上方。
可选的,所述的通过减法或提升法对所述注液腔内电解液进行计量,具体包括:将所述注液腔内的多余电解液排出。
可选的,所述的向所述注液腔内注入电解液至没过多个计量杯的杯顶,使得多个所述计量杯内注满电解液,具体包括:向所述注液腔内注入电解液,使得电解液通过所述计量杯上的容积调整活塞的注液孔或者所述计量杯与所述容积调整活塞间的间隙流入所述计量杯内。
可选的,所述的通过减法或提升法对所述注液腔内电解液进行计量,具体包括:对所述注液腔抽正压,将所述计量杯内的多余电解液排出,使所述计量杯保留预设液位的电解液。
可选的,所述电池注液方法还包括:将多个所述电池放入下型腔内;驱动所述下型腔上升,使所述下型腔与上型腔抵接配合形成密闭的所述第一容器。
可选的,所述的对所述第一容器和所述注液腔抽正负压循环,使多个所述计量杯内的电解液注入一一对应的多个所述电池内,具体包括:对所述第一容器和所述注液腔抽正负压循环,使多个所述计量杯内的电解液先注入密闭的第二容器内一一对应的多个注液杯内,再将多个所述注液杯内的电解液注入一一对应的多个所述电池。
可选的,所述电池注液方法还包括:对所述第二容器抽正负压循环,使多个注液杯内的电解液充分注入一一对应的多个所述电池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三一技术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693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