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DSA图像的重建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868669.7 | 申请日: | 2022-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755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郑传胜;王兴刚;赵煌旋;刘文予;周政宏;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G06T5/00 | 分类号: | G06T5/00;G06T7/00;G06T3/40;G06N3/08;G06N3/0464 |
代理公司: | 武汉经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4 | 代理人: | 孟紫琴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dsa 图像 重建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稀疏视图3D‑DSA成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3D‑DSA图像的重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基于微血管的2D‑DSA图像,对所述2D‑DSA图像进行预处理;S2,将预处理后的所述2D‑DSA图像以及对应的相机参数输入至训练好的3D‑DSA重建网络中,获得重建的3D‑DSA图像。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血管3D‑DSA图像的重建系统,本发明的3D‑DSA图像的重建方法及系统,通过极少的2D图像便可以有效地重建多尺度人类脑血管系统,不仅可以确保重建图像的质量,还能够显著降低病人所承受的辐射剂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稀疏视图3D-DSA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超稀疏2D投影视图重建血管3D-DSA图像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脑血管疾病是引起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头颈部血管检查手段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技术被公认为是脑血管疾病诊断的“金标准”。然而,常规的二维血管造影术(2D-DSA)显示范围有限,难以清晰显示脑部血管复杂的结构及相互关系,导致部分病变血管与周围血管的关系显示不清,甚至部分血管狭窄会被遮挡而遗漏。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技术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生的,3D-DSA技术是C形臂围绕患者做两次旋转,并采集一系列连续角度的2D-DSA图像,通过专业设备完成血管三维模型重建以及综合评估。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金标准3D-DSA成像方法是基于FDK算法实现的,西门子、通用电气(GE)、飞利浦和其他医疗设备制造商对基于FDK的算法进行了修订和使用,但这种传统的3D-DSA扫描和重建方法要求患者持续暴露于辐射中,采集的2D-DSA图像越多,患者在采集过程中需要注射造影剂用量越大,遭受辐射时间越长。因此,降低3D-DSA成像的辐射剂量是具有重大临床意义的,但是迄今为止,尚未报道在确保重建图像质量的条件下,可以显著降低辐射剂量的有效方法。
深度学习(DL)是一种机器学习技术,它使用多层人工神经网络来自动分析信号或数据。卷积神经网络(CNN)是深度学习技术中最成功且广泛使用的模型之一,它擅长以2D或3D图像数据作为输入来拟合非线性函数,同时不需要使用手动设计提取图像特征。近年来已经出现一些将卷积神经网络用于医学成像领域的2D(X射线)-3D计算机断层扫描(CT)重建方法的工作,比如使用稀疏的视图进行三维重建。但由于脑血管的复杂程度较高,目前尚未出现将深度学习的算法直接应用在脑血管DSA重建中。基于此,现提出一种3D-DSA图像的重建方法及系统,通过该重建方法及系统可以在采集到极少的2D图像的基础上重建获得血管的3D-DSA图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3D-DSA图像的重建方法及系统,通过极少的2D图像便可以有效地重建多尺度人类脑血管系统,不仅可以确保重建图像的质量,还能够显著降低病人所承受的辐射剂量。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3D-DSA图像的重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基于微血管的2D-DSA图像,对所述2D-DSA图像进行预处理;
S2,将预处理后的所述2D-DSA图像以及对应的相机参数输入至训练好的3D-DSA重建网络中,获得重建的3D-DSA图像。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的预处理具体包括去噪、去运动伪影以及去造影剂流动干扰处理,所述步骤S2中的所述相机参数包括采集所述2D-DSA图像的视角。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S10,根据预先获得的2D-DSA图像构建特征数据库,所述特征数据库中包括若干组训练集,所述训练集中包括若干个二维投影图像及其对应的视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686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