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梁多源多尺度智能分级预警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68232.3 | 申请日: | 2022-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14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则英;孙英琳;高新学;张林林;赵峰;冯泽欢;张琳;田利;王成赫;程正权;曲伟松;杨乾一;曲翠萍;曲建波;于先伟;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山东省交通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30/13;G06Q10/06;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圣梅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多源多 尺度 智能 分级 预警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桥梁多源多尺度智能分级预警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根据桥梁的实际设计数据建立桥梁有限元模型和桥梁挠度最大的中跨模型;
基于桥梁有限元模型,分析多种不同影响因素对桥梁下挠的影响,得到不同下挠程度下桥梁受到的内力,同时确定桥梁中跨挠度阈值;
基于桥梁挠度最大的中跨模型,结合不同下挠程度和不同下挠程度下桥梁受到的内力,分析不同下挠程度下桥梁裂缝情况;
基于桥梁裂缝情况,对桥梁中跨挠度阈值进行划分,得到风险评估等级;
构建多种不同影响因素与桥梁挠度和裂缝变化的对应关系,根据多种不同影响因素的实际值,确定桥梁的实际挠度和裂缝情况,进而确定对应的风险评估等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多源多尺度智能分级预警方法,其特征是,基于MIDAS大型有限元软件,按照设计数据中的结构几何尺寸、构件截面与位置、材料性质建立钢桥初始有限元模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多源多尺度智能分级预警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影响因素包括加载龄期、环境相对湿度、预应力损失率、裂缝刚度折减率、超重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梁多源多尺度智能分级预警方法,其特征是,加载龄期、环境相对湿度与桥梁挠度成反比,预应力损失率、裂缝刚度折减率、超重率与桥梁挠度呈正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多源多尺度智能分级预警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确定桥梁中跨挠度阈值是指,结合规范要求所规定的挠跨比,获取桥梁中跨挠度阈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多源多尺度智能分级预警方法,其特征是,基于桥梁挠度最大的中跨模型,结合不同下挠程度和不同下挠程度下桥梁受到的内力,分析不同下挠程度下桥梁裂缝情况,是指:
将不同下挠程度下桥梁受到的内力输入到桥梁挠度最大的中跨模型中,依据桥梁挠度最大的中跨模型得到不同下挠程度下桥梁裂缝情况。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多源多尺度智能分级预警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风险评估等级为:以达到挠度阈值的60%及以下设定为黄色预警,不采取任何措施;以达到挠度阈值的60%~80%设定为橙色预警,适当采取加固措施;以达到挠度阈值的80%以上设定为红色预警,必须尽快采取加固措施。
8.一种桥梁多源多尺度智能分级预警系统,其特征是,包括:
模型搭建模块,用于根据桥梁的实际设计数据建立桥梁有限元模型和桥梁挠度最大的中跨模型;
风险评估等级划分模块,用于基于桥梁有限元模型,分析多种不同影响因素对桥梁下挠的影响,得到不同下挠程度下桥梁受到的内力,同时确定桥梁中跨挠度阈值;基于桥梁挠度最大的中跨模型,结合不同下挠程度和不同下挠程度下桥梁受到的内力,分析不同下挠程度下桥梁裂缝情况;基于桥梁裂缝情况,对桥梁中跨挠度阈值进行划分,得到风险评估等级;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构建多种不同影响因素与桥梁挠度和裂缝变化的对应关系;
风险评估模块,用于根据多种不同影响因素的实际值,确定桥梁的实际挠度和裂缝情况,进而确定对应的风险评估等级。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运行时,完成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桥梁多源多尺度智能分级预警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是: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完成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桥梁多源多尺度智能分级预警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山东省交通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大学;山东省交通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6823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