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胶罩杯的生产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66211.8 | 申请日: | 2022-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76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 发明(设计)人: | 汪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影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37/12 | 分类号: | B32B37/12;B32B37/06;B32B37/10;A41C5/00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毛海娟 |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胶罩杯的生产工艺,其罩杯由内到外包括内面层,第一硅纤维复合材料层;第二硅纤维复合材料层;第三硅纤维复合材料层和外面层,生产时,本发明面料层与硅纤维复合材料层的贴合技术、罩杯模压定型技术采用成熟技术工艺,只在罩杯的硅纤维复合材料层的拱面施压刷涂硅胶粘合剂,使硅胶粘合剂渗入硅纤维复合材料层,并且因为拱面的张力作用,很好地保持了罩杯的表面形状,避免了皱纹和褶皱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胶罩杯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因为环保的发展以及消费者对于健康的要求提升,内衣罩杯行业中迫切希望寻找一种材料来替换不环保的聚氨酯海绵。使用纤维材料制造罩杯具备环保透气轻质等很多优点,但因纤维结构松散,水洗后纤维的结构会被破坏,容易移位导致布料有皱纹等原因无法推广,虽然纤维使用硅胶复合后制造的硅纤维复合材料的结构稳定性远高于普通直立棉结构的纤维,但依然不能达到品质要求。以上两种材料均无法使用厚度低于0.5mm的普通布料来制造罩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如图1-1,图1-2所示,普通布料水洗后的内外表观,很深皱纹和褶皱,故此确认目前国内市场没有使用低于0.5mm普通布所做的纤维或硅纤维定型罩杯。
目前市场的解决方案是选用厚度超过1.5mm的双层三明治布料,来确保即使纤维材料水洗变形后,通过三明治布料的厚度来遮蔽此问题以满足消费者的品质要求,如图2所示。但三明治材料成本高昂,故此直至今日,使用纤维材料或硅纤维材料制造的罩杯依然很少,整体市场占有率应该低于5%。
厚度低于0.5mm的普通布料因价格低且款式多,市场成熟,目前是制造海绵罩杯的首选材料,但因技术原因,目前市场上没有厚度低于0.5mm的普通布料制造的纤维或硅纤维罩杯,本技术是通过对纤维与硅材料的材料理论分析以及罩杯特有的水洗力学研究,经实验测试,通过特殊的生产工艺要求与材料的使用量分析,能够高效的制造出满足市场要求使用普通布料的硅纤维罩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硅纤维复合材料罩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采用低于0.5mm普通布且罩杯表面皱纹和褶皱很少的硅胶罩杯的生产工艺。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硅胶罩杯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杯由内到外包括厚度低于0.5mm的内面层,2~5mm厚的第一硅纤维复合材料层;第二硅纤维复合材料层;厚度为2~5mm的第三硅纤维复合材料层和厚度低于0.5mm的外面层,此罩杯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将内面层与第一硅纤维复合材料层贴合形成物料A;
b、将外面层与第三硅纤维复合材料层贴合形成物料B;
c、将硅胶粘合剂在受压条件下刷至物料A的第一硅纤维复合材料层所在面;
d、将硅胶粘合剂在受压条件下刷至第二硅纤维复合材料层与物料B邻接的面;
e、将步骤c制备的刷胶的物料A、步骤d制备的刷胶的第二硅纤维复合材料层和步骤b制备的物料B通过模具贴合定型即可得到硅胶罩杯。
本发明中,硅胶粘合剂的硬度为30-60度,硅胶粘合剂通过丝网印刷或滚涂的方式涂刷至第一硅纤维复材料层与第二硅纤维复合材料层。研究表明选用其他粘结剂,因为与硅的隔离性,导致粘结牢度不够,只有硅胶粘结剂与硅纤维能够完全融合。若硅胶粘结剂的硬度低于30度,则物理性能会明显下降,达不到要求,高于60度时,罩杯的手感会偏硬,消费者不接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影科技(中山)有限公司,未经本影科技(中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662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