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2210865452.0 | 申请日: | 2022-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841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陈磊;白慧明;曹宏文;冯懿赓;高人杰;王丹;赵文洋;孙鹏;李海滨;吴效通;宋子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2 | 分类号: | A61K36/9062;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2 | 代理人: | 沈晓彦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防 非肌层 浸润 膀胱癌 术后 复发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龙葵12~15份、荔枝核12~15份、冬凌草15~30份、生黄芪12~15份、益智仁9~12份、大川芎12~15份、佛手9~12份。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配伍科学、合理,能够通补脾肾,行气通络,使瘀毒得去,络脉得通,脾肾得补,有效用于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疗效确切,用药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药物上的创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膀胱癌的发病率居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率第9位,从性别分布分析,男性排名第7位,而女性则位于第10位之后,统计数据表明,膀胱癌的死亡率也排到了恶性肿瘤的第13位。
从膀胱癌的病理分型来看,尿路上皮癌、鳞状细胞癌和腺癌占据了整个膀胱癌的大部分,混合型癌、小细胞癌、转移性癌及癌肉瘤等则占比较为稀少。所有病理类型当中,尿路上皮癌是最为常见的类型,达到了膀胱癌的90%以上,而其中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占膀胱癌75%以上。
对于NMIBC,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是临床上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NMIBC经TURBT术后复发率较高,并且小部分患者的病情甚至会进一步发展成为恶性程度更高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治疗中,手术配合术后的辅助治疗作为关键的治疗方式,辅助治疗能够降低患者复发率,但也产生了许多的灌注反应,尿路刺激症状、消化道症状,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而如何找到一种有效改善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辅助治疗方法,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中药组合物,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以有效改善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一种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龙葵12~15份、荔枝核12~15份、冬凌草15~30份、生黄芪12~15份、益智仁9~12份、大川芎12~15份、佛手9~12份。
进一步地,所述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龙葵12份、荔枝核12份、冬凌草15份、生黄芪12份、益智仁9份、大川芎12份、佛手9份。
进一步地,所述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龙葵15份、荔枝核15份、冬凌草30份、生黄芪15份、益智仁12份、大川芎15份、佛手12份。
龙葵:性寒味苦,能清热活血解毒。
荔枝核:性甘、味苦,归肝肾经,可温散行滞。
冬凌草:性味苦、甘、微寒。功擅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生黄芪:味甘微温,补气益肾,可助三焦气化,则络气自通。
益智仁:性辛,温,能温脾暖肾,固气涩精。
大川芎:性辛,温,可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佛手:性辛,苦、温,归肝、脾、胃、肺经,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654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