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道路施工降尘处理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865431.9 | 申请日: | 2022-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52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 发明(设计)人: | 郑肖贞;郭闪闪;马利娟;崔德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工商学院 |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B01D29/03;B01D29/56 |
| 代理公司: | 郑州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8 | 代理人: | 张燕红;张岑 |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道路 施工 降尘 处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建筑道路施工降尘处理系统,包括设置在施工现场的临时道路对应位置上的预制主路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主路面(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施工降尘临时装置,在每个施工降尘临时装置以及预制主路面(1)的两侧均设置有临时排水渠(2),在临时排水渠(2)的外侧设置有预制承接称重块(3),在预制主路面(1)的顶部铺设有预制防扬尘承接块(13),在预制防扬尘承接块(13)和预制承接称重块(3)之间的临时排水渠(2)顶部设置有预制盖板(14),在临时排水渠(2)的一端或者两端设置有沉降池(27),在沉降池(27)内设置有抽水泵(28);
所述的施工降尘临时装置包括开设在预制主路面(1)顶部的过滤池(4),在过滤池(4)内壁以及底壁套装设置有预制排水槽(5),在预制排水槽(5)的两侧中部以下位置固定安装有滤水网(10),预制排水槽(5)通过滤水网(10)上开设的滤水孔与临时排水渠(2)相连通,在预制排水槽(5)的槽底四个边角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液压杆(7),液压杆(7)的顶部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升降称重支撑框(6),在过滤池(4)两侧的预制承接称重块(3)上均对应设置有两根纵向送水管(17),两根纵向送水管(17)之间固定安装有底部横向送水管(20)、中部横向送水管(19)以及顶部横向送水管(26),在底部横向送水管(20)的内侧面连通有底部喷水喷头(21),在中部横向送水管(19)的内侧面连通有中部喷水喷头(22),在顶部横向送水管(2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斜向支撑管(24),斜向支撑管(2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顶部喷水喷头(25),纵向送水管(17)的一侧设置有注水连通阀(18),注水连通阀(18)通过连接管与抽水泵(28)相连通;
所述的过滤池(4)为长方形槽状结构,过滤池(4)的宽度与预制主路面(1)的宽度相等,过滤池(4)的深度与预制主路面(1)的厚度相等,预制排水槽(5)为顶部和两侧带有开口的槽状结构,预制排水槽(5)的底部固定安装在与过滤池(4)的底部,预制排水槽(5)的外部与过滤池(4)的内部固定连接,预制排水槽(5)的底壁位于临时排水渠(2)的渠底上方,滤水网(10)固定安装在排水渠(2)上方的排水槽(5)两侧,滤水网(10)的宽度是排水槽(5)深度的二分之一,滤水网(10)的长度与排水槽(5)长度方向的内壁之间的距离相配合,纵向送水管(17)与预制承接称重块(3)的连接位置固定安装有送水管固定套管(23);所述的四根液压杆(7)均等分布在预制排水槽(5)槽底的四个边角位置,每根液压杆(7)均位于滤水网(10)的内侧,每根液压杆(7)的底部均固定在预制排水槽(5)槽底的顶部,四根液压杆(7)为同步液压杆,四根液压杆(7)的顶部均与升降称重支撑框(6)的底壁固定连接,升降称重支撑框(6)为长方形框架结构,升降称重支撑框(6)的长度与过滤池(4)的长度相配合,升降称重支撑框(6)的宽度不小于过滤池(4)的宽度,并且升降称重支撑框(6)的宽度大于两个预制承接称重块(3)之间的间距,在升降称重支撑框(6)内侧固定安装有加强支撑杆(9),加强支撑杆(9)的安装方向与预制主路面(1)的设置方向相互垂直,加强支撑杆(9)的厚度与升降称重支撑框(6)的厚度相等,四根液压杆(7)均通过管道与外部的临时液压站相连通,在位于升降称重支撑框(6)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的加强支撑杆(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中部支撑座(8);所述的纵向送水管(17)为四根,四根纵向送水管(17)两两对称安装在过滤池(4)两侧的预制承接称重块(3)上,安装在过滤池(4)一侧的预制承接称重块(3)上的两根纵向送水管(17)的间距不大于过滤池(4)的长度,安装在过滤池(4)两侧的预制承接称重块(3)上的纵向送水管(17)的间距不小于过滤池(4)的宽度,横向送水管(20)的底部所处的平面位于升降称重支撑框(6)的顶部所处的平面的上方,底部喷水喷头(2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度,底部喷水喷头(21)的出水方向朝向过滤池(4)的长度方向的中线所处的纵向平面,中部横向送水管(19)设置在纵向送水管(17)的中间位置,纵向送水管(17)与中部横向送水管(19)的安装方向相互垂直,中部喷水喷头(22)的设置方向与中部横向送水管(19)的安装方向相互垂直,中部喷水喷头(22)的出水方向朝向过滤池(4)的长度方向的中线所处的纵向平面,斜向支撑管(24)与纵向送水管(17)的夹角为45度,顶部喷水喷头(25)的安装方向与斜向支撑管(24)的设置方向相互垂直,顶部喷水喷头(25)的出水方向朝向过滤池(4)的长度方向的中线所处的纵向平面,斜向支撑管(24)的顶部所处的纵向平面在过滤池(4)的内侧上方位置;所述的升降称重支撑框(6)的外侧边缘、过滤池(4)的顶部以及预制防扬尘承接块(13)的内侧边缘上方活动安装有过渡承接板(16),过渡承接板(16)的外侧通过旋转支座(15)安装在预制防扬尘承接块(13)的顶面,过渡承接板(16)是能够围绕旋转支座(15)旋转的长方形板状结构,旋转支座(15)的宽度不大于升降称重支撑框(6)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工商学院,未经郑州工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6543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报表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颌面部腔镜撑开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