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系统及电子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64983.8 | 申请日: | 2022-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83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屿;孙萌;尹航;朱志强;刘博文;连红奎;栾志芳;田巍;倪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微焓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微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微焓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40 | 分类号: | A24F40/40;A24F40/10;A24F40/4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宋家会 |
地址: | 100082 北京市海淀区永***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系统 电子 | ||
本申请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散热系统及电子烟,散热系统包括:导热组件,设置于电子烟的壳体内,壳体内设置有发热器件,导热组件与发热器件接触;壳体形成有第一散热孔,发热器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导热组件后经第一散热孔疏散至壳体以外。本申请提供的散热系统能够有效地对电子烟的壳体以及壳体的内部空间进行散热,散热效率高、散热效果显著,从而能够快速、有效地疏散掉电子烟的热量,确保芯片、电池等部件的储存环境下的温度能够维持在适宜范围内,进而确保这类电子器件以及电子烟整体的寿命,也避免了壳体发热严重,烫伤使用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散热系统及电子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健康知识的广泛普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吸烟对健康有着巨大损害。为了帮助想要戒烟而又没有毅力戒烟的人来说,电子烟这种产品应运而生。
电子烟是通过供电装置对金属丝进行供电,使其发热升温,加热周围的烟油,使液态的烟油蒸发成烟油蒸汽。由于电子烟不含有焦油,因此比烟卷对身体的损害小很多。但是常规的电子烟内无任何的散热装置或结构,这将导致金属丝产生的巨大热量无法得到有效散失,从而使电子烟内各器件及外部壳体都有非常高的温度,这大大增加了各器件的失效率,严重影响电子烟的使用寿命,并且高温外壳也会对使用者造成烫伤。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系统及电子烟,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子烟散热效果差,影响寿命,还容易烫伤使用者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散热系统,包括:导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电子烟的壳体内,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发热器件,所述导热组件与所述发热器件接触;
所述壳体形成有第一散热孔,所述发热器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所述导热组件后经所述第一散热孔疏散至所述壳体以外。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导热组件包括:
第一导热件,所述壳体的内部形成有散热空间,所述第一导热件设置于所述散热空间内,所述第一导热件与所述电子烟的发热部件接触,以使所述发热部件的热量经所述第一导热件导入所述散热空间内;
散热翅片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散热翅片组与所述发热部件接触,所述散热翅片组覆盖所述散热空间,以使所述散热空间内的热量能够被所述散热翅片组吸收;
第二导热件,设置于所述发热部件与所述散热翅片组之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系统还包括导流装置,所述散热翅片组对应所述散热空间的位置形成有安装槽,所述导流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槽,所述导流装置能够使空气在所述壳体的外部与所述壳体的内部定向流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具有多个壁面,多个所述壁面中面积最大且相互面对设置的两个壁面中的一者形成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面对所述导流装置设置;
多个所述壁面中的另外两个相互面对设置的壁面分别形成有所述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的数量为多个。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多个所述壁面中除上述形成有所述第一散热孔、所述进风口以外的一个壁面形成有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二散热孔的数量为多个;
经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壳体内部的空气经所述第一散热孔和所述第二散热孔流向所述壳体以外。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翅片组包括多个散热翅片,多个散热翅片沿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顺次排布,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翅片之间形成间隙,在所述导流装置的作用下,所述壳体内部的空气能够流经每一所述间隙后经所述第二散热孔流向所述壳体的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微焓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微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微焓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微焓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微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微焓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649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