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连续夯土结构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63639.7 | 申请日: | 2022-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62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 发明(设计)人: | 裴强强;张博;郭青林;赵建忠;王彦武;李文俊;杨善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敦煌研究院;甘肃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G06F119/02;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杜阳阳 |
| 地址: | 736200***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夯土 结构 稳定性 分析 方法 系统 | ||
1.一种非连续夯土结构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土建筑遗址墙体的物理数据构建土建筑遗址墙体的原位墙体实体模型和掏蚀墙体实体模型;
对所述原位墙体实体模型进行夯土振动台模拟实验,确定第一稳定性基准数据;
对所述掏蚀墙体实体模型进行夯土振动台模拟实验,确定第二稳定性基准数据;
根据土建筑遗址墙体的物理数据,利用ANSYS软件构建不同界面折减系数下的原位墙体初始虚拟模型和掏蚀墙体初始虚拟模型;所述界面折减系数表示夯土连接层强度与夯土层强度的比值;
根据所述第一稳定性基准数据和第二稳定性基准数据,以及不同界面折减系数下的原位墙体初始虚拟模型和掏蚀墙体初始虚拟模型,确定最优界面折减系数;
确定最优界面折减系数下的原位墙体初始虚拟模型为原位墙体虚拟模型;
确定最优界面折减系数下的掏蚀墙体初始虚拟模型为掏蚀墙体虚拟模型;
基于所述原位墙体虚拟模型和所述掏蚀墙体虚拟模型,对土建筑遗址墙体进行多次稳定性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连续夯土结构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建筑遗址墙体的物理数据包括几何数据、墙体材质、墙体部分夯土层层数、墙体部分夯土连接层层数、掏蚀部分位置、掏蚀部分所占夯土层层数和掏蚀部分所占夯土连接层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连续夯土结构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原位墙体虚拟模型和所述掏蚀墙体虚拟模型,对土建筑遗址墙体进行多次稳定性分析之后,还包括:
根据多次所述稳定性分析的结果,确定土建筑遗址墙体的保护措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连续夯土结构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稳定性基准数据和第二稳定性基准数据,以及不同界面折减系数下的原位墙体初始虚拟模型和掏蚀墙体初始虚拟模型,确定最优界面折减系数,包括:
对不同界面折减系数下的原位墙体初始虚拟模型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到多个第一稳定性初始数据;
确定与第一稳定性基准数据的差值最小的第一稳定性初始数据对应的界面折减系数为第一待定最优界面折减系数;
对不同界面折减系数下的掏蚀墙体初始虚拟模型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到多个第二稳定性初始数据;
确定与第二稳定性基准数据的差值最小的第二稳定性初始数据对应的界面折减系数为第二待定最优界面折减系数;
判断所述第一待定最优界面折减系数和第二待定最优界面折减系数是否相等,得到判断结果;
若所述判断结果为否,则更新每个所述界面折减系数,并返回步骤“根据土建筑遗址墙体的物理数据,利用ANSYS软件构建不同界面折减系数下的原位墙体初始虚拟模型和掏蚀墙体初始虚拟模型”;
若所述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第一待定最优界面折减系数为最优界面折减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非连续夯土结构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稳定性基准数据、所述第二稳定性基准数据、所述第一稳定性初始数据和所述第二稳定性初始数据均包括弹性模量和泊松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敦煌研究院;甘肃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敦煌研究院;甘肃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6363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滚筒式水煤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承载式道岔液压纵横移动台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