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纸箱生产用快速组合式翻折生产线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58712.1 | 申请日: | 202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71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晓玲 |
主分类号: | B31B50/04 | 分类号: | B31B50/04;B31B50/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纸箱 生产 快速 组合式 生产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纸箱生产用快速组合式翻折生产线,包括配合限位传输结构、翻折连接调节结构和入料传输结构,配合限位传输结构的侧端位置固定连接有翻折连接调节结构,翻折连接调节结构的侧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入料传输结构,配合限位传输结构包括定位块板架、限位导杆架、滑动位移座、连接底板架、配合套接架和挤压限位板,连接底板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板架,定位块板架的中心固定连接有限位导杆架,限位导杆架的上端插接有滑动位移座,滑动位移座的侧端固定连接有挤压限位板,挤压限位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配合套接架。通过配合限位传输结构、翻折连接调节结构和入料传输结构的设置,实现纸箱翻折处理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纸箱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纸箱生产用快速组合式翻折生产线。
背景技术
纸箱生产用翻折生产线可通过结构的设置,实现纸箱的翻折生产工作,提高纸箱自动化生产折叠工作,有助于进行配合生产工作,实现高效的打包处理任务,方便进行流水化的加工处理目的。
根据中国专利号CN202021875944.0,该实用新型涉及纸箱加工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纸箱翻折的纸箱撑开折弯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撑架,所述固定支撑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液压装置,所述液压装置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活动板,活动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双向电动伸缩装置,该用于纸箱翻折的纸箱撑开折弯装置,通过液压装置带动活动板进行向下移动对纸箱进行撑开,双向电动伸缩装置启动带动两端的电动伸缩杆与滑动支撑架同步活动,实现了纸箱撑开折弯装置可以对不同大小的纸箱进行加工折弯,提高了纸箱撑开折弯装置实用性,液压装置带动活动板与纸箱折弯辊轮向下移动对纸箱与箱盖板的边缘处进行按压,达到了对纸箱的有效折弯加工,但是该专利存在不便于进行对称式翻折处理的现象,需要进行改进。
根据中国专利号CN201821908559.4,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纸箱翻折机用的传送带防跌落装置,包括传送机主体,传送机主体的机身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均设置有安装架,两个安装架的上表面均设置有机箱,橡胶滚筒紧密贴合输送带并跟随输送带转动为动力,通过第一转轴、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和第二转轴进行传动,从而带动筒体转动,筒体带动插杆和拨片同步转动,使传送机主体左侧和右侧同步向内转动的拨片波动偏斜的纸板,进行较正,防止纸板跌落,同时可通过转动螺杆调节机箱相对于传送机主体的位置,便于橡胶滚筒与输送带紧密贴合,通过转动调节螺套调节插杆和拨片相对于传送机主体的位置,从而适合不同厚度的纸板或纸箱,保证稳定工作,但是该专利存在不利于组合式配合加工工作,需要进行改进。
但是目前纸箱生产用翻折生产线存在以下问题:纸箱生产用翻折生产线在使用时,存在不便于进行对称式翻折处理的现象,会造成一定的不便,同时纸箱生产用翻折生产线还存在不利于组合式配合加工工作,不方便在纸箱传输过程中,进行配合翻折处理目的,需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纸箱生产用快速组合式翻折生产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纸箱生产用快速组合式翻折生产线,包括配合限位传输结构、翻折连接调节结构和入料传输结构,所述配合限位传输结构的侧端位置固定连接有翻折连接调节结构,所述翻折连接调节结构的侧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入料传输结构;
所述配合限位传输结构包括定位块板架、限位导杆架、滑动位移座、连接底板架、配合套接架和挤压限位板,所述连接底板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板架,所述定位块板架的中心固定连接有限位导杆架,所述限位导杆架的上端插接有滑动位移座,所述滑动位移座的侧端固定连接有挤压限位板,所述挤压限位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配合套接架;
所述翻折连接调节结构包括顶部部件和底部部件,所述顶部部件设在翻折连接调节结构的内端顶部,所述顶部部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部部件;
所述入料传输结构包括入料槽管、定位立板和缓冲调节部件,所述定位立板的中心设有入料槽管,所述入料槽管的下端位置铰接有缓冲调节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晓玲,未经陈晓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587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