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橡胶草高胶含量基因HRC1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57627.3 | 申请日: | 202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27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洋;徐霞;范秀丽;余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29 | 分类号: | C12N15/29;C07K14/415;C12N15/82;C12N15/84;A01H5/00;A01H6/00;C08J3/00;C08L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刘丹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 草高胶 含量 基因 hrc1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橡胶草高胶含量基因HRC1及其应用。提供一种核酸分子,其包含如下(a1)‑(a5)的任一核苷酸序列:(a1)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a2)SEQID NO: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a3)与SEQ ID NO:1和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具有至少90%序列一致性的核苷酸序列;(a4)编码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核苷酸序列;(a5)编码与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一致性的氨基酸序列的核苷酸序列;其中所述核酸分子能够赋予包含所述核酸分子的橡胶草高橡胶含量。本发明为高胶含量橡胶草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为研究天然橡胶合成途径的调控提供了新思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橡胶草高胶含量基因HRC1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天然橡胶是一种以顺式-1,4-聚异戊二烯为主要成分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世界上约有超过2500种不同的植物可生产类似天然橡胶的聚合物,但真正有商业应用价值的是巴西三叶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Muell.Arg.)。橡胶树的表面被割开时,树皮内的乳管细胞被割断,胶乳从乳管细胞中流出,经后期采集加工等过程,即制得市售的天然橡胶。天然橡胶在常温下具有较高的弹性、可塑性、耐屈挠性、良好的电绝缘性等,具有广泛的用途,在医疗卫生、交通运输、工业、农业、国防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天然橡胶。由于橡胶树只能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生长,受气候条件不适、病虫害严重、自动化程度低等影响,所产天然橡胶日趋短缺。
橡胶草(Taraxacum kok-saghyz Rodin,TKS)是一种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哈萨克斯坦及我国新疆等地,其多年生根部橡胶含量可高达干重的20%以上,而且胶的质量与巴西橡胶树所产橡胶相当,可直接用于生产橡胶制品。橡胶草喜冷凉气候,适应范围广,是很有发展前景的产胶植物。目前橡胶草大多是野生资源,通过基因工程改进其农艺性状、提高橡胶含量,可以实现橡胶草高胶种质的快速育种。
天然橡胶的生物合成是一种典型的植物类异戊二烯次生代谢途径,其合成前体主要由细胞质中的甲羟戊酸(mevalonate,MVA)途径合成。首先是三分子乙酰CoA经过乙酰CoA酰基转移酶(acetyl-CoA acetyltransferase,AACT)和HMG-CoA合成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A synthase,HMGS)催化完成两步缩合反应生成3-羟基-3-甲基-戊二酰CoA(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A,HMG-CoA),随后在HMG-CoA还原酶(HMG-CoAreductase,HMGR)的作用下生成MVA;MVA在甲羟戊酸激酶(mevalonate kinase,MK)和磷酸甲羟戊酸激酶(phosphomevalonate kinase,MPK)的作用下被磷酸化,再经焦磷酸甲羟戊酸脱羧酶(pytophosphomevalonate decarboxylase,MDC)催化脱羧生成异戊烯焦磷酸(isopentenyl pyrophosphate,IPP)。IPP由异构酶(isopentenyl pyrophosphateisomerase,IPI)催化形成二甲基烯丙基焦磷酸(dimethylallyl pyrophosphate,DMAPP),一分子IPP和一分子DMAPP在异戊烯基焦磷酸转移酶催化下头-尾缩合形成牻牛儿基焦磷酸(geranyl pyrophosphate,GPP),并在此基础上陆续加入IPP单位而得到其它异戊烯类化合物:法尼基焦磷酸(farnesyl pyrophosphate,FPP)和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geranylgeranyl pyrophosphate,GGPP)。在质体中的MEP(2-C-methyl-D-erythritol-4-phosphate)途径也能形成IPP和DMAPP,与MVA途径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交叉,因此MEP途径可能也是橡胶生物合成前体的来源。天然橡胶合成起始需要1分子反式构型的烯丙基焦磷酸(如DMAPP、GPP、FPP或GGPP)作为起始物,在顺式-异戊烯基转移酶(cis-prenyltransferase,CPT)催化下,IPP的亚甲基与烯丙基焦磷酸二磷酸基团的解离产物作用重新生成1分子烯丙基焦磷酸末端基团,从而启动橡胶分子的生物合成,随后在小橡胶粒子蛋白(small rubber particle protein,SRPP)及橡胶延伸因子(rubber elongationfactor,REF)的作用下,将成千上万个IPP掺入到聚异戊烯基焦磷酸长链上,形成不同大小的橡胶分子。对天然橡胶合成途径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可以提高天然橡胶合成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576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容器中的数据的自动加密系统
- 下一篇:数字人民币副业推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