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糖尿病大鼠的辅助治疗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55949.4 | 申请日: | 202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24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叶;蒲翔;张礼涛;徐杰;李正胜;卢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D3/00 | 分类号: | A61D3/00;A61D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翔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6 | 代理人: | 薛晓军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糖尿病 大鼠 辅助 治疗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糖尿病大鼠的辅助治疗装置,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容纳腔(13),所述容纳腔(13)的内腔设置有收纳组件(5),所述支撑板(1)的左右两侧且位于容纳腔(13)的前后两侧均活动连接遮挡组件(16),所述支撑板(1)顶部的四角均固定焊接有立杆(8),所述立杆(8)的顶部固定焊接有固定架(6),所述支撑板(1)顶部中心处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束缚带(3),左侧的束缚带(3)顶部的左侧针织连接有魔术贴子面(4),右侧的束缚带(3)底部的右侧针织连接有魔术贴母面(15),所述支撑板(1)后侧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纽扣(14),所述固定架(6)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定位组件(7),所述支撑板(1)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限位组件(9),所述限位组件(9)包括限位带(91),所述限位带(9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组件(12),所述支撑板(1)顶部的后侧贯穿开设有通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糖尿病大鼠的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焊接有支撑块(11),所述支撑板(1)左右两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焊接有安装架(2),所述安装架(2)的顶部贯穿开设有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糖尿病大鼠的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组件(5)包括收纳盒(51),所述收纳盒(51)顶部靠近支撑板(1)一侧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卡槽(5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糖尿病大鼠的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组件(16)包括转杆(161),所述转杆(161)固定焊接于支撑板(1)的表面,所述转杆(161)的表面活动套设有限位板(163),所述转杆(161)的表面套设有扭簧(162),所述扭簧(16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转杆(161)的表面和转杆(161)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糖尿病大鼠的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7)包括定位套一(71),所述定位套一(71)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滑动套设于固定架(6)表面的前后两侧,所述定位套一(7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栓一(76),两个定位套一(71)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滑动杆(72),所述滑动杆(72)的表面滑动套设有定位套二(73),所述定位套二(73)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栓二(74),所述定位套二(73)的前侧固定焊接有定位筒(7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糖尿病大鼠的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一(76)的底部贯穿至定位套一(71)的内腔并与固定架(6)的顶部紧密接触,所述螺栓二(74)的底部贯穿至定位套二(73)的内腔并与固定架(6)的顶部紧密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糖尿病大鼠的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带(91)固定连接于支撑板(1)顶部的前侧,所述限位带(91)的前侧开设有尾部孔(92),所述限位带(91)的后侧开设有头部孔(9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糖尿病大鼠的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12)包括松紧带(121),所述松紧带(121)针织连接于限位带(91)后侧的左右两侧,所述松紧带(121)远离限位带(91)的一侧穿过通孔(10)并开设有圆孔(122),所述固定纽扣(14)的后侧贯穿圆孔(122)并延伸至松紧带(121)的后侧。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糖尿病大鼠的辅助治疗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支撑板(1)放置于工作台的顶部,在安装架(2)顶部的安装孔内部穿过螺丝将其固定,然后将大鼠放置于支撑板(1)的顶部,将右侧的束缚带(3)首先放置于大鼠的身体上,再将左侧的束缚带(3)放置于右侧的束缚带(3)表面,使魔术贴子面(4)与魔术贴母面(15)粘贴在一起,达到对大鼠的初步固定效果;
B:将大鼠的尾部穿过尾部孔(92),头部穿过头部孔(93),然后将松紧带(121)穿过通孔(10),并绕至支撑板(1)的后侧,再将固定纽扣(14)扣在松紧带(121)上的圆孔(122),达到对对大鼠的固定效果;
C:然后根据大鼠所需注射位置,首先移动定位套一(71),使其带动滑动杆(72)前后移动,调节完成后,转动螺栓一(76),使其底部紧贴固定架(6)的顶部,达到对定位套一(71)的固定效果,进而对定位筒(75)的前后位置进行调节,再移动定位套二(73),使其在滑动杆(72)的表面左右滑动,调节完成后,转动螺栓二(74),使其底部紧贴滑动杆(72)的顶部,达到对定位套二(73)的固定效果,进而对定位筒(75)的左右位置进行调节,然后将注射针穿过定位筒(75)注射,即可达到定位注射效果;
D:当需要在收纳盒(51)内部放置物品时,转动限位板(163),使扭簧(162)处于扭曲状态,直至限位板(163)脱离收纳盒(51)的表面,然后将收纳盒(51)从容纳腔(13)内部抽出,直至卡槽(52)恰好与限位板(163)处于同一平面,然后松开限位板(163),在扭簧(162)的复位作用下,使限位板(163)复原,此时,限位板(163)恰好插入卡槽(52)内部,达到对收纳盒(51)抽出并固定效果,然后可在收纳盒(51)内部放置物品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中医药大学,未经贵州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5594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水砖外墙老建筑修缮加固方法
- 下一篇:一种STR引物的设计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