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梁植入管桩定位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854556.1 | 申请日: | 2022-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698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浩然;张广进;胡昌力;朱王;庞建超;高胜;赵世杰;高虎;李存富;肖俊亚;刘贺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昌健建筑劳务有限公司;中铁十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3/04 | 分类号: | E02D13/04;E02D13/10 |
代理公司: | 合肥初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1 | 代理人: | 金娟娟 |
地址: | 246121 安徽省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植入 定位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桥梁植入管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100),装置主体(100)包括定位筒(110),定位筒(110)贯穿地设定位腔(120),定位筒(110)的下半部分用于置入挖孔开口处,定位筒(110)上半部分沿定位筒(110)外壁周向设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朝向定位筒(110)中心运动的螺杆(150);定位筒(110)下半部分设有外壁与定位腔(120)内壁间滑动配合的内筒(210),定位腔(120)内壁与内筒(210)外壁间设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用于限制内筒(210)向上运动;内筒(210)内壁连接有送桩机构,送桩机构用于将管桩植入挖孔内;
限位机构包括设于定位腔(120)内壁处的限位轨道(520)以及设于内筒(210)外壁处的行走单元(610),限位轨道(520)包括两相对平行设置的长条板(310),两长条板(310)之间设有若干第一楔形块(320);行走单元(610)包括设于内筒(210)外壁处的安装架,安装架包括一端部垂于内筒(210)上端外壁处的第一支架(330)、上端部垂于第一支架(330)且与内筒(210)外壁平行的第二支架(340)、以及连接在第二支架(340)下端部处且垂于内筒(210)下端外壁处的第三支架(410);第一支架(330)内形成第一行程通道(331),第二支架(340)内形成第二行程通道(341),第二行程通道(341)连通于第一行程通道(331);第一行程通道(331)内设有抵靠块(360),第一支架(330)所述的一端部朝向限位轨道(520),抵靠块(360)朝向第一楔形块(320)的端部设有与第一楔形块(320)配合的第二楔形块(361);第一行程通道(331)内设有挡板(380),挡板(380)与抵靠块(360)之间设有第一压缩弹簧(350),第二楔形块(361)在第一压缩弹簧(350)的作用下保持朝向第二楔形块(361)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植入管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架(330)所述的一端部延伸至限位轨道(520)处,两长条板(310)的对应侧壁与第一支架(330)外壁形成导向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植入管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筒(210)的外壁设有圆盘板(420),圆盘板(420)设于安装架下方且设于内筒(210)与定位筒(110)之间;圆盘板(420)的外周侧壁设有用于限位轨道(520)穿过的豁口(421),圆盘板(420)上对应第二行程通道(341)设有通孔(422),第二行程通道(341)内设有安装杆(370),安装杆(370)上端部伸入第一行程通道(331)处且设有第三楔形块(371),抵靠块(360)远离第二楔形块(361)的端部设有与第三楔形块(371)配合的第四楔形块(362);安装杆(370)位于第三支架(410)下方设有销块(440),安装杆(370)套设有一端抵靠在销块(440)下方另一端抵靠在圆盘板(420)上方的第二压缩弹簧(430),安装杆(370)在第二压缩弹簧(430)的作用下保持第三楔形块(371)伸入第一行程通道(331)内,安装杆(370)伸出通孔(422)的一端设有配重物(450),配重物(450)用于撞击圆盘板(4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植入管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筒(110)上半部分沿定位筒(110)外壁周向设多个连通于定位腔(120)的定位孔(510),定位孔(510)处焊接有螺帽(160),相应螺杆(150)相配合于相应螺帽(160)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桥梁植入管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螺杆(150)远离定位筒(110)的端部形成转动部(15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桥梁植入管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螺杆(150)伸入定位腔(120)的端部形成球形部(2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昌健建筑劳务有限公司;中铁十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昌健建筑劳务有限公司;中铁十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5455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血栓弹力图分析仪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尾撑模型滚转角调整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