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送带式裂解炉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52686.1 | 申请日: | 202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41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朱永奎;戴永珍;张瀚鹏;丁文江;朱悦;钱敬;殷杰;林仁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治实合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6/00 | 分类号: | B01J6/00;B01J4/00;C08J1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熠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442 | 代理人: | 何静生;李慧 |
地址: | 201603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送带 裂解炉 | ||
本申请涉及传送带式裂解炉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传送带式裂解炉用于裂解纤维复合材料,包括:炉体和穿过所述炉体设置的传送带;裂解气抽气装置,设置在所述炉体上,用于抽出炉体内的所述纤维复合材料热解产生的裂解气体;气帘装置,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进出口处,所述气帘装置用于释放过热蒸汽以产生气帘并加热纤维复合材料。本申请中的传送带式热解炉,利用传送带输送纤维复合材料,并在输送过程中利用过热蒸汽对其加热,使其进行热解反应。这种方式可以连续进料和出料,省去了反复升温降温的过程,时间周期短,热量利用率高,并可连续化地回收纤维复合材料。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材料回收设备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传送带式裂解炉。
背景技术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模量高,耐腐蚀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体育休闲、汽车、建筑及桥梁加固等领域。2018年,我国复合材料总产量为430万吨,预测在2023年将达到556万吨左右,已先后超过德国、日本居世界第2位。但随着国内复合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合理处理复合材料废弃物成为了必须解决的问题。现有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以热固性树脂为主,在自然条件下不可以降解。废弃的玻璃钢风机叶片、碳纤维复合材料等已经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大量资源浪费。目前我国对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废弃物的回收还没有进入工业化。即便是在全球范围内,也仅日本、德国、英国等少数几个公司有针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回收产业。
如今,行业内通常利用热解法对纤维复合材料进行回收。但现有的热解炉,通常是非连续的,即装料、热解、热解完成后开炉取出。这种升温热解、降温卸料的方式,热量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周期长、成本高、效率低。因此,亟需一种可以进行连续热解的热解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或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传送带式裂解炉。
一种传送带式裂解炉,用于裂解纤维复合材料,包括:
炉体和穿过所述炉体设置的传送带;
裂解气抽气装置,设置在所述炉体上,用于抽出炉体内的所述纤维复合材料热解产生的裂解气体;
气帘装置,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进出口处,所述气帘装置用于释放过热蒸汽以产生气帘并加热纤维复合材料。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传送带包括:
进料侧、出料侧和中央传送部;
所述中央传送部的支撑物料的部位的高度大于所述进料侧的部位。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
进料管道和出料管道,分别连接在所述炉体上;
所述传送带经所述进料管道进入所述炉体内,再经所述出料管道伸出炉体外;
所述进料管道与水平面具有第一夹角,且所述第一夹角在10°至35°范围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气帘装置包括:
进气气帘机构,设置在所述进料管道内;
所述进气气帘机构包括若干个气帘喷头,所述气帘喷头向着所述传送带的所在方向释放过热蒸汽以产生气帘并加热所述纤维复合材料。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气帘喷头沿着所述传送带的运动方向被间隔设置成至少两排,且处于相邻的两排的所述气帘喷头的喷气方向彼此交错。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炉体内的裂解管道;
所述裂解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料管道和出料管道连接;
所述传送带穿过所述裂解管道,所述纤维复合材料在所述裂解管道内发生裂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治实合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治实合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526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