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导热高强耐腐型铸造铝合金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49532.7 | 申请日: | 202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81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吟秋;张明亮;张军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众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2 | 分类号: | C22C21/02;F27B17/00;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威海惠和惠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87 | 代理人: | 宋玲玲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 高强 耐腐型 铸造 铝合金 材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热高强耐腐型铸造铝合金材料,按照重量比计,压铸铝合金的化学成分组成包括:Si的含量为14.0‑18.0%,Fe的含量为0.6‑0.7%,Mg的含量为0.6‑0.9%,Sr的含量为0.02‑0.04%,其他杂质元素含量≤0.10%,其余为Al。本发明的铸造铝合金材料能够铸造一款高导热高强耐腐Al‑Si‑Fe‑Mg‑Sr型铸造铝合金,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导电率、导热系数俱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材料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导热高强耐腐型铸造铝合金材料。
背景技术
铝合金材料的力学性能好坏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材料组分的构成,二是熔炼的效果,尤其当铝合金材料用于压铸生产5G通讯结构件、手机中板、滤波器壳体等通讯结构件时,对材料组分的要求和其熔炼过程要求更高,因此,需要在这两方面努力提升相关产业的铝合金材料的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导热高强耐腐型铸造铝合金材料。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导热高强耐腐型铸造铝合金材料,按照重量比计,压铸铝合金的化学成分组成包括:Si的含量为14.0-18.0%,Fe的含量为0.6-0.7%,Mg的含量为0.6-0.9%,Sr的含量为0.02-0.04%,其他杂质元素含量≤0.10%,其余为Al。
进一步地,按照重量比计,压铸铝合金的化学成分组成包括:Si的含量为14.0%,Fe的含量为0.67%,Mg的含量为0.8%,Sr的含量为0.02%,其他杂质元素含量≤0.10%,其余为Al。
进一步地,按照重量比计,压铸铝合金的化学成分组成包括:Si的含量为16.0%,Fe的含量为0.65%,Mg的含量为0.9%,Sr的含量为0.04%,其他杂质元素含量≤0.10%,其余为Al。
进一步地,按照重量比计,压铸铝合金的化学成分组成包括:Si的含量为18.0%,Fe的含量为0.7%,Mg的含量为0.9%,Sr的含量为0.02%,其他杂质元素含量≤0.10%,其余为Al。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热高强耐腐型铸造铝合金材料,铸造铝合金材料能够铸造一款高导热高强耐腐Al-Si-Fe-Mg-Sr型铸造铝合金,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导电率、导热系数俱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体;2、燃烧器;3、燃烧嘴;4、燃烧区;5、进料通道;6、孔板;7、铝液收集区;8、第一蓄热室;9、第二蓄热室;10、排烟道;11、换热管;12、第一风机;13、第二风机;14、引风口;15、排液口;16、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高导热高强耐腐型铸造铝合金材料,按照重量比计,压铸铝合金的化学成分组成包括:Si的含量为14.0-18.0%,Fe的含量为0.6-0.7%,Mg的含量为0.6-0.9%,Sr的含量为0.02-0.04%,其他杂质元素含量≤0.10%,其余为Al。
实施例一,按照重量比计,压铸铝合金的化学成分组成包括:Si的含量为14.0%,Fe的含量为0.67%,Mg的含量为0.8%,Sr的含量为0.02%,其他杂质元素含量≤0.10%,其余为Al。
实施例二,按照重量比计,压铸铝合金的化学成分组成包括:Si的含量为16.0%,Fe的含量为0.65%,Mg的含量为0.9%,Sr的含量为0.04%,其他杂质元素含量≤0.10%,其余为Al。
实施例三,按照重量比计,压铸铝合金的化学成分组成包括:Si的含量为18.0%,Fe的含量为0.7%,Mg的含量为0.9%,Sr的含量为0.02%,其他杂质元素含量≤0.10%,其余为A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众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众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495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