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波段滤光片的红外、激光光斑复合探测成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46874.3 | 申请日: | 202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56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V8/10 | 分类号: | G01V8/10 |
代理公司: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专利中心 11010 | 代理人: | 华枫 |
地址: | 10001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波段 滤光 红外 激光 光斑 复合 探测 成像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波段滤光片的红外、激光光斑复合探测成像方法,沿成像光路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红外光学镜头、多波段滤光片、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红外图像机芯成像处理电路。其中,红外光学镜头用于接收目标光信号,目标光信号包括预设波段的红外光及预设波段的激光光斑;多波段滤光片位于红外光学镜头前方或后方,获得带通信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用于将带通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红外图像机芯成像处理电路用于基于所述电信号形成图像并输出。本发明在无需额外借助分光路或多光路系统操作的情况下实现直接对红外和激光光斑同时探测成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激光光斑与其他红外目标复合探测的成像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波段滤光片的红外、激光光斑复合探测成像方法。
背景技术
激光测距机、激光目标指示器等在安防、工业等各个领域已经广泛应用,主要用于测定目标的距离信息及目标指示功能,但基于安全性与隐蔽性的考虑,其发射的激光光斑为人眼不可见波段。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激光测距机、激光目标指示器等往往与其他诸如红外、可见光等设备配合使用,这就需要对其光轴进行调整,此外,在安防等领域,可以用于发现对方发射的激光光斑增加我方的探测侦察手段。鉴于以上,均需要等准确的获得激光光斑与其他目标。
然而,目前的成像方法中,均采用多个探测器,分别用于激光光斑与红外目标的探测,此类装置及方法需要借助分光路或多光路系统,存在体积重量大、图像采集装置成本高、结构复杂装调难度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是在无需额外操作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一个探测设备直接对红外和激光光斑同时探测成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波段滤光片的红外、激光光斑复合探测成像方法,通过引入多波段滤光片,获得含有激光光斑与其他红外目标的复合红外图像,使成像过程更简单高效。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波段滤光片的红外、激光光斑复合探测成像方法,沿成像光路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红外光学镜头、多波段滤光片、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红外图像机芯成像处理电路。其中,红外光学镜头用于接收目标光信号,目标光信号包括预设波段的红外光及预设波段的激光光斑;多波段滤光片位于红外光学镜头前方或后方,获得带通信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用于将带通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红外图像机芯成像处理电路用于基于所述电信号形成图像并输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多波段滤光片的尺寸大于或等于红外光学镜头或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尺寸,使到达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光信号均为带通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激光光斑光谱特性匹配的窄带波段中心波长包含1.54μm或1.06μm窄带波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红外光的波段包含3.7μm~4.8μm或7.7μm~9.5μm波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红外图像机芯成像处理电路包含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及数字与模拟图像的成像输出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图像处理模块具备非均匀校正和盲闪元处理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基于多波段滤光片的红外、激光光斑复合探测成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1步:在红外光学镜头前方或后方放置多波段滤光片;
第2步:打开红外光学镜头和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对准待成像的场景,使成像目标位于红外光学镜头和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视场中,进行目标成像;
第3步:调整红外光学镜头和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参数,使成像清晰并进行实时图像采集;
第4步:对采集到的图像经由红外图像机芯成像处理电路进行非均匀校正和盲闪元处理,获得多波段复合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468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现离在线业务混合部署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下一篇:一种背胶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