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LC谐振变换器用低损耗磁集成平面变压器的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42641.6 | 申请日: | 202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50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胡作启;管海杰;邹志强;贺泓鑫;刘志坚;尉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麦格磁电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4 | 分类号: | H01F41/04;H01F41/02;H01F27/34;H01F27/28;H01F27/24;H01F3/14;H01F1/34;H02M3/335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邓永红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lc 谐振 变换 器用 损耗 集成 平面 变压器 优化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LLC谐振变换器用低损耗磁集成平面变压器的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LLC谐振变换器的设计指标得到平面变压器的匝比,并用AP法选择合适的磁性形状和材料,进一步计算得到原副边匝数;(2)、为了减弱涡流和并联绕组中环流的影响,采用原副边绕组的交叉换位布置;(3)、通过在平面变压器的中心柱开气隙,使得励磁电感减小,用其代替谐振网络的并联电感,实现磁集成,采用分段气隙来减弱气隙处扩散磁通的影响。按照本发明的磁集成平面变压器能有效减小绕组中的涡流损耗,从而提高LLC谐振变换器的效率,增大功率密度,符合其高效率、小型化的发展趋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关电源中的磁性器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LLC谐振变换器用低损耗磁集成平面变压器的优化方法,应用于LLC谐振变换器(开关电源的一种拓扑结构)中的平面变压器优化设计。
背景技术
在开关电源中,电感、变压器等磁性元件作为电路中能量存储和传输的器件,在开关电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空间上占电源总体积的20%~30%,产生的能量损耗占电源总损耗的30%左右。为了提高电源的功率密度,通过提高开关电源的工作频率,变压器和电感等磁性器件的体积得到显著减小,但硬开关导致的高损耗限制其进一步发展。LLC谐振变换器采用软开关技术,由谐振电感、并联电感和谐振电容组成谐振网络,不仅能够在较宽的输入电压范围实现原边开关管的零电压导通,还能实现副边二极管的零电流关断,适用于高效率、高功率密度设计,是隔离式开关电源的首选。但传统的线绕式变压器限制了LLC谐振变换器功率密度的进一步提高,采用平面变压器无疑是一种好的解决办法。
平面变压器主要由软磁磁芯和PCB绕组构成。相较于线绕式变压器,其体积小,重量轻,且绕组线圈采用PCB板或铜箔制作,一致性好,参数可重复性强,有利于大批量生产。将其应用于LLC谐振变换器中,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源的功率密度,实现小型化、高效率的目标。
但由于高频涡流效应,使得电流向导体表面聚集,产生额外的涡流损耗,且为了使其适用于大电流、大功率场合,平面变压器采用多层绕组并联的方式来增大其载流能力,使得并联绕组间存在环流,这进一步加剧了涡流效应的影响。现多采用三明治结构来减弱涡流效应,但当绕组层数较多时,三明治结构的效果有限。
平面变压器还可以通过在磁芯中磨气隙的方式,使励磁电感减小,从而替代谐振网络中的并联电感,减少磁性器件,实现磁集成,小型化。但励磁电感值越小时,所需气隙宽度越大,这会导致大的扩散磁通,与绕组层相接触,在高频工作环境下产生额外的涡流损耗,从而影响电源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LLC谐振变换器的功率密度,实现高效率、小型化的目标,提供了一种平面变压器的优化设计,能够用变压器的励磁电感代替谐振网络的并联电感,实现磁集成,并且减小涡流效应带来的绕组损耗。
按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LC谐振变换器用低损耗磁集成平面变压器的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LLC谐振变换器的设计指标可以得到平面变压器的匝比,并用AP法选择合适的磁性形状和材料,进一步计算得到原副边匝数,为了增大载流能力,大电流侧采用多个绕组并联。
(2)、为了减弱涡流和并联绕组中环流的影响,采用原副边绕组的交叉换位布置,原副边绕组层的正对面积越多越好,因此应该最大化。
(3)、通过在平面变压器的中心柱开气隙,使得励磁电感减小,用其代替谐振网络的并联电感,实现磁集成,采用分段气隙来减弱气隙处扩散磁通的影响,气隙间距要大于10个气隙宽度。
本发明中磁芯材料为软磁铁氧体,其电阻率高,在高频电磁场下产生的涡流损耗小,磁芯选型为平面E型磁芯。
按照本发明的磁集成平面变压器能有效减小绕组中的涡流损耗,从而提高LLC谐振变换器的效率,增大功率密度,符合其高效率、小型化的发展趋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麦格磁电科技(珠海)有限公司,未经华中科技大学;麦格磁电科技(珠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426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