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查站预核查支撑系统及其应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42144.6 | 申请日: | 2022-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96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虎;董德华;李川;王国威;董春松;祝胜强;周冰;焦立彬;耿子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远东通信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唐山市公安局 |
| 主分类号: | G06Q50/26 | 分类号: | G06Q50/26;G06V20/62;G06V40/16 |
| 代理公司: | 河北东尚律师事务所 13124 | 代理人: | 王文庆 |
| 地址: | 050200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查站 核查 支撑 系统 及其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查站预核查支撑系统及其应用方法,属于检查站安检技术领域;本系统由采集模块、绑定模块、预核查模块、存储模块、核查模块。本发明区别于现有的检查站治安管控系统,且可作为检查站治安管控系统的组成部分,在安检造成通行拥堵时,基于实现人车信息的提前采集与核查,减少车辆在检查站安检通道安检时的落窗、提醒、人脸采集、核查时间,实现预核查车辆在检查站安检车道的快速核查与通行,进一步缓解拥堵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检查站安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检查站预核查支撑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慧安检的推广与应用,结合车辆分类安检机制的应用,智慧安检优势不断显现,部分设备可实现8-10秒完成单车安检。然而,当安保任务与节假日、上下班高峰期重合时,依然暴露出诸多问题,主要如下:急剧增加的受检车辆与固定的安检流程产生了矛盾,安检必然拥堵,减少安检流程会出现人车失控;面对防控新形势,在执行人员、车辆、物品查控的职责基础上,增加了查控职责,安检流程的增加进一步降低了人车物的安检效率,加剧了通行高峰期的拥堵形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查站预核查支撑系统及其应用方法。该系统可在拥堵时通过移动终端增加采集并发量,实现提前采集及预核查,减少车辆在检查站安检车道落窗、提醒、人脸采集、核查的时间,从而克服现有安检核查设备及系统的不足,加大通行效率,缓解检查站安检造成的拥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检查站预核审查支撑系统,包括采集模块、绑定模块、预核查模块和核查模块;
所述采集模块用于对接采集终端来实时采集的车牌信息和人像数据;所述采集模块中添加有车牌检测探针,用于检测一辆车及司乘人员是否采集完毕,当探针检测到下一个车牌输入时,将上一个车牌和下一个车牌前的人像传输至绑定模块;
所述绑定模块用于将上一个车牌与下一个车牌前的人像建立绑定关系,即根据检查站核查业务要求将人车关系存储,并根据采集终端与检查站的绑定关系,建立人车采集数据、检查站的绑定,将绑定关系传输至预核查模块;
所述预核查模块用于实现与检查站治安管控平台车辆核查接口、人像核查接口实施对接,基于人车绑定模块新增的人车绑定数据调用核查接口获取车辆及人像的核查结果,核查结果返回后传输至存储模块;
所述核查模块用于为检查站车道安检核查设备提供车辆核查接口,车道安检核查设备将采集的车牌调用核查模块接口进行核查,如果该车牌不在存储模块中,则向前端返回未预核查信号,如果在,则该车辆已经进行预核查;
采集模块接收采集终端上传的车牌信息和人像数据,绑定模块依据时间序列关系,建立人车绑定关系,形成数据包;预审查模块基于每个人车绑定数据包,分别通过检查站治安管控平台人车核查结果进行人像、车牌预核查;核查模块基于数据采集时间,判断数据是否在有效时间内,如果在,则将该人车核查记录保存。
进一步的,还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对所有人车绑定数据核查结果的存储,并为核查模块提供数据支撑;其建立清除策略,即根据核查结果时效性,将超出时效的数据自动进行清除。
一种检查站预核审查支撑系统的应用方法,用于如上述的一种检查站预核审查支撑系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车辆到达车道安检位,采集终端抓拍车牌,并调用预核查支撑系统核查接口;
步骤2:预核查支撑系统依据车牌号,判断该车辆是否已经预核查;
步骤3:如果车辆未预核查,则执行正常安检,即引导车辆落窗,进行人像抓拍及核查,根据人车核查结果进行判断;
如果人车全部核查正常,则放行;
如果人员或者车辆核查异常,则根据处置提示进行处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远东通信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唐山市公安局,未经河北远东通信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唐山市公安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421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下一篇:离子束蚀刻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