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秸秆全量还田配施沼液肥或化肥的水稻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39991.7 | 申请日: | 202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18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王礼伟;赵晨;周刚;徐楠楠;崔宏如;唐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22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秸秆 还田 配施沼液肥 化肥 水稻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农业肥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秸秆全量还田配施沼液肥或化肥的水稻种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秸秆粉碎后进行还田处理;(2)在水稻种植前后分别施用基肥和分蘖肥;所述基肥和分蘖肥为15%‑15%‑15%的NPK酸性复合肥或沼液肥。本发明将秸秆配施沼液肥或化肥与全化肥处理相比同样达到保持水稻产量的效果。同时,秸秆全量还田处理有利于提高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丰富度和多样性,该结果可为当地建立科学的秸秆还田配施肥料提供理论科学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肥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秸秆全量还田配施沼液肥或化肥的水稻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仅拥有全世界10%的耕地面积却低效施用了大量的化学肥料,2001~2005年期间我国主要谷类作物生产中肥料氮(N)素利用效率仅有26%~28%,而美国和欧洲N素利用效率分别为52%和40%。秸秆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副产品,不仅含有丰富的有机碳,还有大量的氮、磷、钾、硅等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可以作为土壤微生物和作物的最初氮源。同时,我国每年产出的秸秆量约有8亿吨,但是秸秆的平均利用率仅有32%,远远低于美国68%、英国73%的秸秆还田量。前人研究发现,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保持土壤水分、促进氮素矿化、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具有一定的提高粮食产量的潜力。然而,过量的秸秆还田或秸秆深埋也会导致土壤水分和氮素的丢失,不利于水稻的生长。沼液是畜禽粪便、作物秸秆、工业垃圾、城市垃圾、能源植物等厌氧发酵产生的终端产物之一,富含氮磷钾、腐植酸、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等易被植物吸收利用的速效养分,是一种缓速兼备的液体有机肥。沼液替代肥料可明显降低环境污染、降低肥料成本,但其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抗生素及有害病原菌等,也可能对作物、土壤环境、产品品质等造成不良影响。
水稻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维持和促进水稻优质高产并确保土壤健康的前提下,探索秸秆还田和有机肥如沼液施用以代替部分化肥,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亟需一种秸秆全量还田配施沼液肥或化肥的水稻种植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化学肥料污染环境、农作物产品品质下降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秸秆全量还田配施沼液肥或化肥的水稻种植方法。本发明秸秆配施沼液肥或化肥与全化肥处理相比同样达到保持水稻产量的效果。同时,秸秆全量还田处理有利于提高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丰富度和多样性,该结果可为当地建立科学的秸秆还田配施肥料提供理论科学依据。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秸秆全量还田配施沼液肥或化肥的水稻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秸秆粉碎后进行还田处理;
(2)在水稻种植前后分别施用基肥和分蘖肥;
所述基肥和分蘖肥均为15%-15%-15%的NPK酸性复合肥或沼液肥。
优选的,步骤(1)所述秸秆的还田量为7000~8000kg·hm-2。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秸秆为麦秸秆、水稻秸秆和玉米秸秆中的一种。
优选的,步骤(2)水稻种植过程中施氮总量为270~320kg·hm-2。
优选的,步骤(2)所述施肥过程中肥料运筹比例为基肥:分蘖肥=1~2:1~2施用。
优选的,所述沼液肥的理化性质为:有机质36.51±3.14g·Kg-1,全氮0.84±0.49g·Kg-1,氨氮0.60±0.14g·Kg-1,全磷1.42±0.28g·Kg-1,有效钾1.68±0.34g·Kg-1,pH值为8.00±0.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399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