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废旧塑料回收再造粒的一体化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39736.2 | 申请日: | 2022-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5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 发明(设计)人: | 泮俊伸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俊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B17/00 | 分类号: | B29B17/00;B29B17/04;B29B9/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废旧塑料 回收 再造 一体化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废旧塑料回收再造粒的一体化设备,具体涉及废旧塑料回收生产技术领域,包括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投入口,且投入口的内部前后壁分别通过轴辊活动连接有碾压刀辊,所述进料斗的下方中间一体化固定安装有清洗腔,且清洗腔的下方一体化固定连接有切碎腔,所述切碎腔的下方设置有烘干箱,所述烘干箱的底部连接有第一造粒挤出机,且烘干箱的一端固定一体化安装有二级处理箱;本发明通过将清洗腔,切碎腔,烘干箱以及第一造粒挤出机全部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体化的设备,并形成一个流水线式的回收机构,对废旧塑料的回收处理更加全面,效率更高,耗时更短,不需要频繁更换不同的装置设备来完成回收的各个环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旧塑料回收相关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废旧塑料回收再造粒的一体化设备。
背景技术
塑料是近现代中常见的材料之一,也是造成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随着近几年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针对塑料垃圾的行动也越来越多,为了不污染环境,会对废旧的塑料进行回收处理,从而保证塑料可以被循环使用,而废旧塑料的回收处理装置非常重要,其中就包括对废旧塑料进行回收造粒,而塑料粒子在很多领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8544688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废旧塑料回收装置,包括进料输送带、破碎机构、搅拌机构、清洗箱体、升降机构、下料斗、传动机构、接料机构和支撑杆;通过进料输送带对塑料进行输送,同时破碎机构实现对塑料进行破碎,搅拌机构可对清洗箱体内部的塑料进行搅拌清洗,升降机构可将接料机构升起,便于将清洗完成后的塑料推出,传动机构可驱动搅拌机构进行旋转。本发明在清洗箱体的内部设有的若干个搅拌机构,搅拌面积大,搅拌幅度强,同时利用钢丝球及毛刷进行刷动,使塑料清洗时无死角;清洗完成后通过上升的接料盒将清洗完成后的塑料进行提升,对清洗完成后的塑料进行沥干,同时通过推板将沥干的塑料推出,实现清洗完成后塑料的下料。
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840715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废旧塑料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回收的废旧塑料利用塑料分拣机进行分拣归类;将分拣出来的塑料放入破碎机中进行破碎;将破碎后的塑料放入清洗设备中进行清洗,将塑料中的杂质清洗掉;将清洗后的塑料放入风干设备中进行风干;将风干后的塑料放入热熔机中对塑料进行融化;将塑料放入塑料生产设备中进行重新生产;塑料分拣机中采用的粉碎机构与搅拌机构进行配合,避免了塑料在分选的过程中造成进料口堵塞,安装柱的表面等距固定连接若干扇叶,将该装置安放在水流处即可带动安装柱转动,节约了电能。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废旧塑料回收在实际操作使用过程中,其一,只能够完成对废旧塑料的回收处理,却不能够完成对废旧塑料的后续再生,造成废旧塑料在经过回收后,需要重新使用造粒机来对回收的废旧塑料进行处理,耗时过长,工作效率不足,其二,废旧塑料回收处理的整个装置结构不具有一体化,不能够将各个装置结合在一起,流水线式完成塑料的回收和再造,其三,不能够对废旧塑料进行二三级的分类处理,无论是二级塑料还是三级塑料,都是只能够在同一的装置中进行处理,造成处理不够彻底,导致后续的造粒纯度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废旧塑料回收再造粒的一体化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废旧塑料回收在实际操作使用过程中,其一,只能够完成对废旧塑料的回收处理,却不能够完成对废旧塑料的后续再生,造成废旧塑料在经过回收后,需要重新使用造粒机来对回收的废旧塑料进行处理,耗时过长,工作效率不足,其二,废旧塑料回收处理的整个装置结构不具有一体化,不能够将各个装置结合在一起,流水线式完成塑料的回收和再造,其三,不能够对废旧塑料进行二三级的分类处理,无论是二级塑料还是三级塑料,都是只能够在同一的装置中进行处理,造成处理不够彻底,导致后续的造粒纯度受到影响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俊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俊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397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沉锡药水及线路板沉锡方法
- 下一篇:基于度量学习的视觉问答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