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射高隔离度波分复用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37424.8 | 申请日: | 2022-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32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李雪龙;陈伟;吴晓菁;刘晨曦;沈乐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鸿辉光通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293 | 分类号: | G02B6/293;G02B6/32;H04J14/02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王超峰 |
地址: | 335000 江西省鹰潭***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射 隔离 度波分复用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射高隔离度波分复用器,包括大玻璃管,大玻璃管内部设置有玻璃管,玻璃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双纤尾纤和单纤尾纤,前端双纤尾纤的尾端设置有自聚焦透镜,自聚焦透镜的尾端设置有双滤片,单纤尾纤的前端固定有单纤准直器,且双滤片与单纤准直器通过玻璃管同轴固定,本装置中,通过使用两个滤片叠加从而达到透射隔离度叠加的功能。实现透射高隔离度要求,且通过设置的两次反射的双光纤准直器,使得其能够将反射隔离度提高一倍,反射隔离度能够达到使用要求;透射经过两次双滤片,使得将透射隔离度提高,透射隔离度能够达到标准,因此本发明应用范围大于现有的常规波分复用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透射高隔离度波分复用器。
背景技术
在光通讯技术领域中,传统的波分复用系统使用薄膜滤光型波分复用器。如图1所示,使用薄膜WDM片的普通波分复用器设置有串联的三通道器件100a至100d。图2中所示为这些器件100中的一个结构。三通道器件100包括输入光纤101、传输光纤102、反射光纤103、准直器104和106以及WDM片105。由输入光纤101引入的光透过准直器104并且通过WDM片105进行滤光。WDM片105仅允许特定波长(λ)的光通过。该特定波长(λ)的光透过准直器106传至传输光纤102,除了特定波长(λ)以外的其他光借由WDM片105反射,通过单纤准直器10传送至反射光纤103。
而现有CWDM封装结构采用双纤组件+单纤准直器+大玻璃管三者组合,造成反射组件需要购买透射ISO较高的滤片,但滤片供应商设计难度加大成本高昂甚至无法设计制作,由于成本较高或购买不到滤片材料则容易导致项目丢失。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透射高隔离度波分复用器,本装置中,通过使用两个滤片叠加从而达到透射隔离度叠加的功能。实现透射高隔离度要求,通过设置的两次反射的双光纤准直器,使得其能够将反射隔离度提高一倍,反射隔离度能够达到使用要求;透射经过两次双滤片,使得将透射隔离度提高,透射隔离度能够达到标准,因此本发明应用范围大于现有的常规波分复用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透射高隔离度波分复用器,包括大玻璃管,所述大玻璃管内部设置有玻璃管,所述玻璃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双纤尾纤和单纤尾纤,前端所述双纤尾纤的尾端设置有自聚焦透镜,所述自聚焦透镜的尾端设置有双滤片,所述单纤尾纤的前端固定有单纤准直器,且所述双滤片与单纤准直器通过玻璃管同轴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双纤尾纤和单纤尾纤均通过胶层与玻璃管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双纤尾纤的外侧设置有双纤准直器,所述双纤准直器的一端与自聚焦透镜通过胶层连接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单纤准直器包括准直器玻璃管和依次同轴设置在准直器玻璃管内的单纤尾纤、准直器透镜,准直器玻璃管与玻璃管内壁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组所述双滤片的前后内壁均涂覆有一层高透射隔离度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中,通过使用两个滤片叠加从而达到透射隔离度叠加的功能。实现透射高隔离度要求。
2、本装置中,通过设置的两次反射的双光纤准直器,使得其能够将反射隔离度提高一倍,反射隔离度能够达到使用要求;透射经过两次双滤片,使得将透射隔离度提高,透射隔离度能够达到标准,因此本发明应用范围大于现有的常规波分复用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薄膜多路复用器系统图;
图2为传统薄膜多路复用器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组装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鸿辉光通器件有限公司,未经江西鸿辉光通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374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