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化合反应的锂离子电池复合补锂剂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37106.1 | 申请日: | 2022-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98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 发明(设计)人: | 申大卫;杜小红;郑卓群;王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永兴新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485 | 分类号: | H01M4/485;H01M4/58;H01M10/0525;H01M10/4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何俊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化合 反应 锂离子电池 复合 补锂剂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化合反应的锂离子电池复合补锂剂及其应用,所述复合补锂剂包括锂的化合物和还原剂;所述锂的化合物为氧化锂和氟化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还原剂为磷单质、硼单质、硅单质、硫单质、砷单质、亚硫酸锂和亚砷酸锂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中复合补锂剂发生化合反应后生成的含氧酸盐或含氟酸盐,都是稳定的固体化合物,不仅没有“副作用”,而且还可以提高电池的电导率;将复合补锂剂分散加入正极浆料中,以实现在前期化成过程完成补锂,提高补锂效果,并保证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电化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化合反应的锂离子电池复合补锂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电能转化、储存的重要媒介,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倍率性能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大规模储能和各种动力电源等领域。但是,在充放电过程中形成的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和其他“副反应”,会造成电池的初始容量损失和后续的容量衰减,这将直接导致首次循环的库仑效率降低、电池寿命缩短和能量密度损失。为了补偿各种因素引起的锂损失(形成不可逆的“死锂”),行业内人员研究了多种补锂方法,按锂源种类可以分为两类:金属单质锂源和化合物锂源。
金属单质锂源补锂是最直接且有效的补锂方式,金属单质锂源包括锂片、锂粉。这种补锂方式理论上可以达到100%的“效率”(活性锂占补锂剂的质量百分数),但工艺上实现难度很大,主要是因为金属单质的活性太高,在电池的制成过程中,很易发生着火、爆炸、失活,金属锂与空气中的氧气、氮气、水分反应都会失活。化合物锂源补锂则是通过在充电过程中提供大量不可逆Li+,以补偿循环中活性锂的损失。公开号为CN104037418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膜及其制备和应用,使用一种基于锂氧化合物、锂源和烷基锂的补锂材料,将该补锂材料添加到正级中能够实现补锂效果,但其中含锂化合物分解电位较高,且分解过程中产生氧气和其它副产物,影响电池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化合物锂源补锂的补锂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化合反应的锂离子电池复合补锂剂及其应用,采用化合反应方式进行补锂,其产物均为无副作用的固体化合物,补锂效率高,且能够提升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及循环稳定性。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化合反应的锂离子电池复合补锂剂,所述复合补锂剂包括锂的化合物和还原剂;所述锂的化合物为氧化锂和氟化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还原剂为磷单质、硼单质、硅单质、硫单质、砷单质、亚硫酸锂和亚砷酸锂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中的复合补锂剂能够在电场和热能的作用下发生电化学氧化,补锂效率高,其主要以如下方式化合:
对于氧化锂和磷单质或砷单质,以如下方式化合:
R=P或As;
对于氧化锂和硅单质,以如下方式化合:
对于氧化锂和硼单质,以如下方式化合:
对于氧化锂和亚砷酸锂,以如下方式化合:
对于氧化锂和亚硫酸锂,以如下方式化合:
对于氟化锂和硼单质,以如下方式化合:
对于氟化锂和硅单质,以如下方式化合:
对于氟化锂和磷单质或砷单质,以如下方式化合:
R=P或As。
如果加入的化合物多于两种,会发生多个反应。例如,按一定比例加入氟化锂和硼单质、磷单质,会发生两个化合反应;按一定比例加入氧化锂和亚砷酸锂、亚硫酸锂、单质磷,会发生三个化合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永兴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湖州永兴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371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紧凑型水下液动双阀阀门组
- 下一篇:一种学生餐食品加工的传输装置





